第六十章(第3/4页)
生气的沈从云嘴角会微微的扯动,李维一进来就注意到了,心里立刻给自己提个醒,说话一定要注意了,别触霉头。
“这篇文章是那个混蛋审核的?报纸头脑发热,你们政训部也跟着脑子进水了么?还打到彼得堡呢,你去还是我去?几百万俄军是纸糊的还是泥捏的?一阵风就能吹倒的么?”
沈从云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问,李维立刻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说实话这篇社论当时手下是征求过李维的意见的,李维看了没觉得有啥不妥,觉得挺长志气的,应该对沈从云的胃口,也就点头同意发表了。没想到自己漏掉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沈从云一贯的都非常反感好大喜功的做法。而这篇社论,恰恰脱不开这个嫌疑。
李维脑门上的汗珠子冒出来了,别看在外头整天一副天子近臣,高人一等的派头,到了沈从云跟前,就是老实的学生见了老师。
“这个,学生监督不利,校长责罚。”李维赶紧认错,这时候嘴巴硬,是要倒霉的。
“哼哼!旅顺大捷,舆论是要配合好宣传工作,可是我们有些人,脑子一发热,什么话都敢写,都敢说。你作为监督部门的负责人,对这种现象要严加控制。”沈从云说了一通,脸上的神色好了一些,李维赶紧上前低声道:“学生回去一定传达校长的指示,严加管理。”
沈从云也没有过得责备的意思,李维毕竟是亲信之人,这样的手下适当的说两句就是了。
“好了,今天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李维:“是这样啊,上次学生搞的英模报告团的计划,由于前方战事的紧张,北方军区方面建议适当的往后推一推。学生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政治宣传不能拖军队的后退,所以呢想出了一个新的点子来,打算在全国搞一个大规模的劳军行动,组织全国各地的名流代表,到前线去慰问。同时争取掀起一股新的为国家打仗捐款的热潮来。”
沈从云一听心里就乐了,这个李维搞政治工作,确实是把好手。这一招能在战前达成的哈话,对整个军队的军心和士气,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最关键的还是捐款的事情,眼下财政方面天天哭穷的,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真要是大家都踊跃捐款的话,几千万还是能搞到的。想想抗美援朝那会,全国动员捐飞机大炮的事情,这事情还是能干的。
沈从云肯定的说道:“这个思路不错!不过,我觉得是不是改一下,别说捐款,就说为前方将士捐款买大炮弹药医药用品以及其他军需。到时候各地就算没钱的百姓捐一双鞋子也是一片心意嘛,只要愿意为国出力,我们不嫌弃出力的大小,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的崛起。”
李维一听沈从云这话,立刻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本以为找个借口捐款就已经非常的高杆了,没想到沈从云玩的更绝,没钱给东西也行啊。想到这一点,李维立刻想起另一件事情来,连忙开口道:
“大人,前天一群南洋商人到我那去了,提出给国家捐点款子还有橡胶。不过他提了个要求,说南洋各地的华侨,对您仰慕日久,他们都希望能见一见您。”
沈从云:“哦?想见我?前一段时间赵星龙来报告,说随着中俄之间的开战,荷兰人统治的印尼土著,最近有点蠢蠢欲动的,又要搞血腥排华事件。这个事情我已经让赵星龙去盯着了,稍微有点变化立刻通知我。”
李维:“校长说的极是,那些华侨代表,确实也提到了这个事情,并表示了担忧。”
沈从云:“好吧,你安排一个时间,我见一见他们。另外关于劳军的事情,恐怕你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吧?我先警告你啊,捐款捐物是百姓的一片爱国之心,别给我搞硬性摊派的事情,我发现了轻饶不了你。另外,舆论监督是好事,你别给我搞出一个文字狱出来,新中国不是满清政府。”
李维哆嗦了一下,心里还真的有这个打算的,没想到沈从云先说出来了。
“校长,您看一看,什么时候方便见那些南洋华侨?”李维赶紧转移话题,沈从云想了想,扭头问身边的李耀国道:“今天下午有什么具体安排么?有必须出席的会议么?”
李耀国看了看手上的本子,笑道:“还真的没啥具体安排的,正常的情况您会在书房里批阅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