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吕宋(二)(第2/3页)

又笑道:“柳如是明年该十六了吧?正是好时候呢,志华,不必扭捏,都一把年纪了,这些年该挑花眼了吧,我看柳如是色貌才艺都好,再有人也贤淑知礼,看她眉宇也是个能担当,懂事理的人,年纪虽小,却出落的大家闺秀一般。怎样,这些时日以来一直放在身边,于其偷吃,不如直接娶了,也省得人说闲话。”

张伟与柳如上相处日久,自然知道何斌说的都是正理,因正容答道:“就请兄长帮我做媒,打下吕宋后,便与她将婚事办了也好。”

两人谈谈说说,一路行出工厂门外,何斌望向大街上熙熙攘攘行走的人群,因见各人都是行色匆匆,手提肩挑的将年前所需的物品买回家中,因叹道:“志华,这样的盛景,便是当年太祖成祖时,大明国力极盛的时候,想来也是见不到的。”

张伟笑道:“光武帝刘秀晚年大臣们劝他封禅泰山,他曾说:即位这么些年,百姓的日子一点也没有好过,仍是穿不好,吃不饱的。朕有什么脸面去封禅呢?吾谁欺,欺天乎?”

咂一咂嘴,笑道:“他还算是老实皇帝,知道自已治下的百姓过的如何,可叹史上什么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百姓究竟过的如何?当真是只有天知道了!本朝太祖时,虽然大杀贪官,仍然是杀之不绝,成祖时便有山东唐赛儿起义,百姓日子要是过的好,能造反么?拿这些狗屁皇帝和我治下的台湾比,笑话!”

何斌对他这些悖逆之言早听的多了,当下也不以为意,哈哈两声之后告辞而去,张伟看向他背影,心中想道:“后世人西方史学家曾言:一个宋朝看门小兵的生活水准都远远超过了西方小国的君主,现下西方赶上来了,咱们中国人也需得加把劲才是。”

年关一过,张伟在台北发表文告,正式谴责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对华人的屠杀行径,表示身为中华上国的海防官员,必然将会对西人的无耻行径给予无情的惩罚。那些将货物送往吕宋的中国商船迅即将这一消息带到了西班牙设在吕宋的总督府中,西人总督纳闷之余,不禁想起当年明廷回复的信息,几十年前马尼拉大屠杀后,明廷的态度从这一句话中表露无疑:“此辈甘心就夷之民,无足怜惜。”

在十六世纪打跑了明朝海上巨盗林风之后,西人始获得了中国闽浙两广一带的贸易权,因吕宋较为贫瘠,西人曾哀叹道:“此地既无香料,又无金银。”实则吕宁矿藏丰富,只是当时的探矿水段落后,是以无从发觉罢了。在获得中国的贸易权利之后,因中国物资丰富,离吕宋距离甚近,又有大量的华人居于吕宋岛上,于是明朝政府允准之后,西班牙人又以优惠的条件鼓励中国商人前来吕宋贸易,十六世纪中叶,每年还不过十几二十艘船,待到了明朝未年,每年来往吕宋中国的船只至少也有几百艘,中国商船运来的货物种类繁多,有吃穿用的各种物品,如牛马骡驴、鸡鸭等家畜、家禽;各种生丝、丝织品,棉布、麻织品等纺织品;瓷器、铁、铜、锡、铅等器具;食品、水果及胡椒、肉桂、丁香、糖、面粉等食用品;其中最大宗的是生丝及丝织品,大约占九成。中国商船到港后,先将货物运入港内的华人商店,然后有当地的华人再将货物卖给菲人及西班牙人。西班牙人依靠中国商船运来的货物不但解决了在菲岛的生存需求,且他们还将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等物品转贩到其美洲殖民地,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太平洋丝路”,这一贸易被西方学者称为“大帆船贸易”,中国丝绸、瓷器由此传遍世界。西班牙人借由“马尼拉大帆船”每年可获得几百万比索的净利。而中国也借由这些贸易,得到了大量的南美白银。

便是张伟本人,也与何斌同买了十几艘大型帆船,先是由中国运送货物到吕宋,再由吕宋至南美,每艘船每年至少可以获十余万两白银。那西人也可从中抽取税赋好处,两边正是合作愉快的当儿,却突然传来这位中国台湾的总督与西人决裂,发表告示,表示要惩罚当年的西人屠杀华人一事,这自然让自以为纯洁守信的欧洲人纳闷无比。纳闷之余,西人虽然不在乎当时的明朝政府,却对拥有大量先进战舰的张伟颇有忌惮之意。于是思量一番,纳闷的西班牙人一面加强戒备,一面提防当地的华人造反,又派了使者前往台湾,与张伟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