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从傀儡皇帝到痛苦皇帝(第4/8页)
就说嘉庆在嗣位之前,和珅就卖弄聪明,提前将消息透露给嘉庆,对这种行为嘉庆是非常看不惯的。和珅一方面通过这种卑鄙的手段在嘉庆面前邀宠;另一方面又偷偷把嘉庆写的诗递给乾隆,想方设法监视嘉庆,致使嘉庆如履薄冰,导致嘉庆的恩师朱珪不能进京述职,嘉庆本人也时刻担心被乾隆撤掉。
在太上皇三年训政的日子里,嘉庆对于和珅的本性看得更清楚了。乾隆朝的腐败嘉庆也看在眼里,对于嘉庆来说,要进行改革,剔除弊政,第一步就是诛杀和珅。为了等这一天,嘉庆忍了三年。
当这一天到来之时,即使是大丧之日,嘉庆也毫不手软。在嘉庆看来,杀和珅事大,大丧事小。他之所以这么迫不及待地杀掉和珅并不是不孝,而是不能给和珅喘气的机会。
乾隆在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逝世,第二天嘉庆就剥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当然嘉庆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他对和珅说:“你是大行皇帝的近臣、首席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实是国家的勋旧元老,朕刚亲政,诸事还仰赖你啊!希望相公不要辜负大行皇帝的重托,辅助朕处理一切军国大事。现在国家大丧,丧事乃国家首要大事。朕特命你全权主持丧事,暂时免掉你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的职位,你专心治丧,等丧事一过,再恢复你的职位。”
嘉庆对福长安说:“大行皇帝在世之日,你与和珅朝夕伺候,朕非常感谢你们。特命你们一起治丧,暂免你军机大臣和尚书等职,丧期一过,便恢复你的职位。”
和珅和福长安这两个老谋深算的人都被嘉庆给迷惑住了,以为嘉庆很信任自己。与此同时,嘉庆迅速进行领导层调整,以防止和珅等人反扑。嘉庆让十一哥永瑆担任军机大臣,处理军政要事;封八阿哥永璇为亲王,总理吏部;让大哥永璜的儿子绵恩担任九门提督,同时指挥火器营和健锐营。
绵恩到岗后,迅速将和珅府中千余甲兵调走,同时撤换九门提督衙门里和珅的亲信,切断和珅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正月初八,嘉庆正式动手,他召来大学士刘墉和恩师朱珪,让他们和内阁一道弹劾和珅。经过内阁和文武官员的弹劾,嘉庆宣布剥夺和珅和福长安的职位。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嘉庆待在养心殿里足不出户,昼夜召见大臣,共同商量对策。这些日子里,后妃们不知道嘉庆在干吗,但是从嘉庆紧张而有序的神色来看,一定会有重大的事情发生。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嘉庆彻底将重要部门大换血之后,就可以放心地对和珅展开进攻了。
科道弹劾、御史弹劾不过是走过场,大家都知道和珅是必死的。当嘉庆将他逮捕入狱的圣旨传来时,和珅惊呆了,他不敢相信这是事实,自己还在乾隆的灵柩旁,为乾隆主持丧事,嘉庆怎么会在先皇大丧之日逮捕自己呢?不可能。尽管照常理推测不可能,但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容不得他不信了。
和珅下狱后,正月十一日,嘉庆就和珅问题专门发出一道上谕,指责和珅种种不法之处,接着让各部门尽快给和珅议罪,并将和珅的罪行分发各省,让大家一起“讨论”。嘉庆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大家顺水推舟,纷纷指责痛骂和珅。直隶总督胡季堂说:“和珅丧尽天良,简直猪狗不如,种种悖逆行为,祸国殃民,跟白莲教的这些逆贼如出一辙,这么一个无耻小人,目无君上,应该依照大逆律凌迟处死,抛尸街头。至于福长安,应该斩立决。”
这已经不是议罪了,而是人身攻击,虽然和珅确实罪大恶极,但这些大臣的做法也让人有些恶心。
对于嘉庆来说,这并不恶心,他的目的达到了。在舆论的强大攻势下,诛杀和珅便是替天行道。
二十大罪
嘉庆给和珅定了二十条大罪,分别如下:
一、乾隆册封皇太子时,还没有颁布谕旨,和珅就提前告诉当今皇帝,泄露国家机密,居然想以此邀功,这是大罪一。
二、乾隆在圆明园召见和珅时,他居然骑马直接从左门进去,这是目无君父,这是大罪二。
三、和珅以腿疾为由坐轿子直接进大内,乘着轿子直接出入神武门,众目睽睽之下毫无忌惮,这是大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