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乾隆为何选择呆头呆脑的嘉庆接班(第4/5页)

有人猜测是皇十二子永璂,永璂的母亲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可惜乌拉那拉氏最后被废,被废的原因正史没有记载。乾隆本人并不喜欢这个皇后,只不过太后觉得她贤惠,让乾隆立为皇后,根据一些野史的记载,乾隆生性风流,南巡的时候寻花问柳,乌拉那拉氏不满,规劝乾隆,乾隆非但不听,还出言伤害她。乌拉那拉氏心里很不满,一气之下剪掉头发,在满族的风俗里,只有丈夫死了才剪发表示哀悼,乾隆认为这是乌拉那拉氏在咒自己死。

这么看来,皇十二子没有多大希望,乌拉那拉氏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死去,永璂的地位跟着直线下落。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二十四岁的永璂郁闷而死。而且他死后,乾隆甚至都没有给他追封爵位,这是乾隆的儿子中唯一没有被追封的,可见乾隆对他母亲的厌恶到了什么程度。

皇五子永琪在众皇子中享受的待遇是最好的。他生于乾隆六年(1741年)二月,精通满语和骑射。满语和骑射被视为清王室的看家传统,清朝历代统治者都对此非常重视,永琪能够保持满族的传统,乾隆非常欣慰,对他格外宠爱。

然而,永琪虽然喜欢骑射,但是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乾隆三十年(1765年),他生了一场大病,乾隆为了让他心情好起来,早点恢复健康,破格封他为荣亲王,因此他也是乾隆儿子中唯一生前就被封王的。乾隆本打算把皇位传给永琪,可惜永琪短命,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三月初八就病死了,终年二十五岁。

永琪死后,乾隆十七个儿子中还有七个是活着的,其中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过继给别人,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余下还有五人,分别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除了永璂外,全是庶出,但永璂的母亲虽然贵为皇后,但他的实际地位连庶出都比不上。所以真正可以继承皇位的只有四个人。

说实话,这四个人在乾隆看来都不是理想的人选,没有理想的,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相对好一点儿的。

说实话,乾隆自己也不知道选谁好,只好用排除法,剩下的那一个就是未来的继承人了。

四人中,最年长的永璇是个跛子,如果仅仅只是身体有缺陷,乾隆还可以容忍。关键是永璇这个人品德上也有缺陷,他也许是一个不错的艺术家,诗写得比父亲还好,书法也相当有型,甚至还会画画。也许正因为艺术才能过于丰富,才养成了他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当时人的眼中是非常离经叛道的。

永璇喜欢游山玩水,喜欢跟文士们饮酒作乐,一副名士派头。经常丢下正事不干,擅自出游,完全没有纪律意识和大局观念。像这样的人,乾隆不可能放心把庞大的帝国交给他。

我们再来看看永瑆吧!

永瑆比永璇更出格,如果说永璇有些放纵的话,永瑆则完全是另类。他的艺术才能比起永璇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书法艺术在清朝三百年间可以排上前几名。一般人是求不到他的字的,如果现在有他的真迹,那就发了。有一次,永琰拿着永瑆为自己画的扇子,上面落款是“兄镜泉”,正巧乾隆看到这个扇子,奇怪地问永琰:“朕什么时候有一个叫镜泉的儿子?”永琰告诉他镜泉就是永瑆,乾隆听了,叫来永瑆臭骂一顿,说他忘记了满族人的尚武习气,沾染了汉人士大夫的习气。

仅凭这些,还不能就此判定永瑆没有继承人的资格。因为,有一段时间,乾隆去永瑆家里非常频繁,父子关系似乎非常亲密。但是,之后乾隆就很少去他家里了。原来,永瑆的一些怪癖被他发现了,他实在受不了这个儿子。

作为一个皇子,坐拥金山银山,但是永瑆却非常小气,小气到已经是一种心理疾病了。有一天,他府里死了一匹马,他心疼得要命。读者可能以为永瑆爱马,其实不是,他心疼的是财产损失。他拦在自己的家门口,不让别人把马拉出去埋了,执意要炖马肉吃,说这样才不算浪费,今天晚上请大家吃马肉。永瑆可不是想请大家吃饭,而是为了省下王府里下人们的几顿饭钱。

由此可见,永瑆这人小气到什么地步。自己手中一大堆金银,但是他带着王府的人每天喝粥,估计乾隆来了,他好歹还是会准备一些素菜的。你说乾隆能受得了这种人吗?这种人与人相处都不容易,更别说统治一个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