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西藏,神秘的地方(第4/5页)

五世达赖死后,居然出现了三个六世达赖。

真假达赖之争的肇始者是拉藏汗。康熙四十四年七月,拉藏汗突然给康熙上了一道奏章,陈述了“假达赖”事情的整个经过,拉藏汗的意思是由桑结嘉措确立的仓央嘉措六世达赖根本不是真的转世灵童,这个仓央嘉措好酒好色,哪有佛门高人的半点样子。拉藏汗请求康熙废黜这个达赖,然后寻找真正的转世灵童。

这个仓央嘉措到底是个什么人呢?他的表现又有什么异于活佛的地方呢?

仓央嘉措来到布达拉宫后,他的表现跟前世完全不一样,他也很聪明,不过他的聪明停留在对爱情和诗歌的追求上,跟人们印象里的活佛迥然有别。他写了很多有名的诗句,我们不妨摘录几首:

心中爱慕的人儿,若能够百年偕老,不亚于从大海里面采来珍奇的异宝。

凛凛草上霜,飕飕寒风起。

鲜花与蜜蜂,怎能不分离?

为爱人祈福的幡儿,树在柳树旁边。

看守柳树的阿哥,请别用石头打它。

一个活佛居然是写情诗的高手,这是人们无法接受的。桑结嘉措生前也试图纠正他这种离经叛道的倾向,可是根本不起作用。当桑结嘉措被杀后,拉藏汗将他押往北京。令人吃惊的是,在行至西宁口的时候,这位“假达赖”居然病故。究竟是不是病故无人清楚,有人说他是被害,也有人说他到五台山云游去了。

仓央嘉措死后,拉藏汗受命寻找真正的转世灵童。拉藏汗立伊喜嘉措为新的六世达赖,伊喜嘉措当了十一年达赖,而且经过班禅和康熙皇帝的确认,但是始终无法得到藏族人民的承认。西藏人民始终认为仓央嘉措是六世达赖的真身,尽管拉藏汗苦口婆心地告诉人们仓央嘉措种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可惜无法动摇百姓对仓央嘉措的信仰。由于西藏内部对这个达赖不信任,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以青海台吉和拉藏汗不合为由,派遣侍郎赫寿入藏,协助拉藏汗管理西藏事务。这是清廷第一次派遣驻藏大臣,由于西藏的局面比较复杂,康熙派人到西藏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通过提升班禅的宗教地位来缓解西藏的宗教危机。

由于西藏上下对伊喜嘉措很不满,拉藏汗的压力很大,如果这个傀儡得不到西藏人的拥戴,那他的统治权就会受到威胁。后来,拉萨上层找到了一个名叫格桑嘉措的人为真达赖的转世灵童。康熙再次让班禅确认这个真假,班禅仍然认为这个是真的。

康熙皇帝废黜仓央嘉措的行为引起了西藏人民的抵触情绪,他支持的拉藏汗在西藏也深陷政治危机。在西藏内部,逐渐酝酿起一股风潮,企图寻求准噶尔部落的人来赶走拉藏汗。

后来西藏发生动乱,拉藏汗被杀,伊喜嘉措被囚禁在拉萨的药王山上。

入藏平叛

西藏上空风云变幻,准噶尔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对西藏窥伺已久,他感到夺取权力的机会到了。

早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策妄阿拉布坦就试探性地邀请仓央嘉措到准噶尔来讲学,遭到拉藏汗的拒绝。为了消除拉藏汗的戒心,他又改变政策,与拉藏汗和亲。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策旺阿拉布坦和拉藏汗结为儿女亲家,与此同时,他又积极联络西藏的反对势力,密谋推翻拉藏汗的统治。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一月,策妄阿拉布坦派堂弟策零敦多布以护送女婿噶尔丹丹衷(拉藏汗的儿子)夫妇回藏省亲为借口,秘密组织了一支六千人的军队向西藏进发。此外,策旺阿拉布坦还组织了三百人,对格桑嘉措所在的青海塔尔寺进行突然袭击,计划抢夺格桑嘉措,然后护送格桑嘉措进入布达拉宫。

策零敦多布不走寻常路,选择了一条极为隐蔽的路线。他从南疆和田出发,翻越巍峨的昆仑山脉,再途经阿里,抵达藏北的那曲。这条路线非常艰险,海拔很高,一路上人烟稀少,之所以选择这条路有两个原因,既能避免被清军发现,又能出其不意攻击拉藏汗。

当这支部队出现的时候,完全出乎拉藏汗的意料。在藏北纳木错湖畔,拉藏汗匆匆和敌人展开战斗,但这一切出乎拉藏汗的意料,他始终觉得和谈是可能的,因此贻误了战机。再加上准噶尔军队事先已经对西藏内部进行了分裂瓦解,拉藏汗的军队很快就被打败。随即,准噶尔军队包围了布达拉宫,杀死拉藏汗,囚禁了伊喜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