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逐鹿中原(第8/10页)
李岩的战略是非常正确的,大军在河南一旦崛起,可以趁机捣平江南,大顺军就有可能起死回生。根据李岩的判断,南明政权不得人心,只要大顺军南下,一路上绝对是望风而降。李岩确实有大局观,但是李自成却疑神疑鬼,担心万一失败,会出现什么后果。李自成的迟疑给牛金星钻了空子。
牛金星私下里也认为李岩的战略有很大的可行性,在当时流年不利的情况下,应该说李岩指出的道路是一条光明的道路,考虑到李岩深谋远虑,这事八成可以办成。但是,成功之后,李岩必定是第一功臣,是丞相,到时候我老牛的地位往哪摆呢?为了保住自己丞相的地位,牛金星决定背后给李岩一刀。
牛金星秘密找到李自成,对他说,李岩这个人非同一般啊!李自成说,没错啊,如果他很一般的话,我为什么要用他。牛金星说,老大我不是这个意思,李岩这个人能力特别强,他现在忠于老大是因为翅膀还没有长硬,一旦他重兵在手,是不会甘居人下的。
李自成一听,眉头打结。牛金星趁机又说,老大啊,这河南是什么地方啊!李岩的老家啊,到了那里,李岩一呼百应,到时你怎么办呢?十八子主神器,别到时候主神器的是李岩。
人的话语有时候就像刀剑一样锋利,牛金星的话句句插进李自成的心里。
李自成就问老牛,怎么“办”李岩?牛金星史学功底是相当厉害,想也没想就说鸿门宴。李自成不是项羽,李岩也不是刘邦。李岩最终被杀,李自成也没有夺得江山。此时,李自成的败亡已经成为定局。
一个月后,李自成从山西撤退到陕西。又过了八个月,多铎带领清军攻入西安,李自成又退回到以前打游击的商洛一带。
到了顺治二年的时候,李自成向湖广一带撤退。牛金星眼看李自成气数已尽,带着一帮人开溜了。1645年3月下旬,李自成撤离武昌,顺着长江东下,清军紧追不舍。在江西九江一带,李自成被清军偷袭,损失惨重。这一战,大将刘宗敏和军师宋献策被俘虏,清军直接处死刘宗敏,接受宋献策的投降。
最后,李自成逃到湖北的九宫山,一般的说法是他战死了。
正所谓天道有时,李自成把握住了打江山的机会,却没有把握住守江山的机会。历史曾经选择了李自成,但李自成的表现太让历史失望,所以历史最终又抛弃了李自成。
李自成的一生,尤其是他最后的岁月,如谜一样笼罩在世人心中。我们来说说这个让后人困惑迷惑又爱又恨的闯王大哥吧!
第一,李自成的民族是个谜,一般人都以为李自成是汉族的,陕西米脂人!陕西米脂人没错,是不是汉族就得打一个问号了。《明史·李自成传》记载:“李自成,米脂人,世居怀远堡李继迁寨。”李继迁是谁呢?李继迁是宋朝时党项族首领,老是跟宋太宗捣蛋的一个人。明史还记载李自成高颧骨、深眼睛、鹰钩鼻,典型的鲜卑人长相。李自成自己也认为是李继迁的后代。
李自成的第十五代孙、中国明史研究会会员李志强说:“李自成是西夏王李元昊之后,是党项民族拓跋氏,至今,闯王后裔仍保留着原有民族的特性、相貌和习俗。”
西夏专家唐荣尧曾经跑遍大西北,经过考证后也认为李自成是党项人的后裔。《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经过实地考察后也认为李自成是西夏人的后代。
李自成是党项人的后代在学术界基本上是公认的,但是考虑到历史过程中的民族大融合,说李自成是汉族也没错。
关于李自成的第二大谜是为啥进京的时候百万大军,到征讨吴三桂时为何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马。有人说是瘟疫,但这个说法毕竟证据不足,只是猜测。这是一个谜,可能很多士兵抢了银子逃走了,也有可能军队内部发生分裂。然而,事实无法改变,李自成进京后,不仅军队的战斗力大减,而且军队的数量也大减。
李自成第三大谜是跟刘宗敏的关系,在人们的印象里,李自成和刘宗敏是铁哥们,两人很早就开始起义,刘宗敏一直对李自成忠心耿耿。进京后,据说刘宗敏霸占了陈圆圆,跟李自成闹出了不少的矛盾。男人为女人争风吃醋是正常的,但应当不至于因为这个原因影响大局。所以我们还得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刘宗敏跟李自成的关系,刘宗敏战功赫赫,在军队中有很高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