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后的新问题(第7/8页)

空气污染对环境与人类造成的伤害是巨大而明显的:

第一是对植物的伤害。植物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受二氧化硫、氟化物等污染的空气会形成酸雨,这种酸雨会腐蚀一切被淋到的物品,包括纸制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甚至汽车、建筑物,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植物,它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已扩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遍及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上海、安徽、山东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地区已占全国面积的40%左右。807

第二是影响空气可见度。现代社会,阳光权成为人们的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邻里建筑而引起的阳光权争议,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争议之一,但是因空气质量而产生的阳光权却成为人们难以摆脱的苦恼。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北京是空气可见度较差的城市,有报道称2013年1月29天中有24天是雾霾天808,因此有人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天安门广场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

第三就是对人们出行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近一些年来,因雾霾而产生的航班延误、高速封闭等报导屡见报端,具体数量无法统计,但却是人们感受最深的。

第四就是空气污染物对人体的直接伤害。当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809,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有报导显示,在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下,医院的呼吸科和儿科病患也明显增多。810经过大量宣传,现在人们熟知的病因就是PM2.5,它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因其细微且含有毒有害物质,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容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眼结膜炎等疾病。

在根据2004-2009年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布的《危险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指出:PM2.5污染悄然吞噬掉的不仅仅是城市的蓝天,还有公众的健康,2010年北京、上海因PM2.5污染致死已经接近同期交通意外死亡人数的3倍。在现有的空气质量下,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城市因PM2.5污染造成的早死人数将高达8572人,因早死而致的经济损失达68亿人民币811。因此,绿色和平呼吁:PM2.5污染已经进入高发期,保障公众健康亟需一个明确的和积极的PM2.5达标时间表。

与空气直接接触的是肺,污染的空气对人伤害最大也应该是肺,虽然没有权威机构证实空气污染跟肺癌的直接关系,但也没有机构否认这一关系的存在。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来源于24个省的72个监测点,覆盖8500万人。年报显示,每年新发现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每分钟6人。从病种看,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812

北京市卫生局统计数据显示2001至2010年,北京市肺癌发病率增长了56%,全市新发癌症患者中有五分之一为肺癌患者,2010年,北京市户籍人口男性恶性肿瘤中肺癌居第一位,在女性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813

卫生部提供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死因调查的数字显示,中国肺癌死亡率在过去的30年增加了465%,城市居民癌症死亡居首位,在农村居民死亡排名中恶性肿瘤居第二位。814

问题四,资源能源危机。

现代工业的发展,是以能源的消费为支撑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紧缺压力加大,尤其是现代中国,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能源危机”。815有人称,“如果以当前的速度消耗下去,石油储量大约会在2050年左右宣告枯竭,天然气将在57-65年内枯竭,煤储量仅可供应169年。”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