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登: 五六十年代的科研管理干部与科学家(第3/7页)
保护朱洗们“过关”
熊: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见解、善于变通上级的欠妥政策固然很好,但您的“以不变应万变”策略难以推得很广吧?比方说,在1957年的时候,您能用它来敷衍上级,少把同事们打成右派吗?
罗: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感觉比较欣慰的。反右派的时候,虽然我们受到了压力,但直至最后,都没有在细胞所划一个右派出来。
这跟王仲良等中科院的开明领导有关。那个时候不是普遍要求搞指标嘛,几乎每个单位都要划几个右派出来。我们没划,办事处党委不但没给我们压指标,还非常主动地保护我们所的科学家。有一次,王仲良和胡永畅(办事处党委副书记)找李楚珩(细胞所支部书记)和我(细胞所支部委员)谈话,讨论如何评价和保护朱洗。“反右”开始后,对于那些高级知识分子,别的地方大多在考虑如何处理他们,而我们——办事处党委和细胞所支部——在一起商量如何保住他们。最后我们对朱洗作了这么两个结论:(1)朱洗是个爱国的有成就的科学家;(2)他也讲了一些错话,但人不可能一辈子不讲错话。王仲良、胡永畅和我们的意见一致,决定保他。
朱洗这个人嘛,性子直,怎么想就怎么讲。虽然现在看来,他讲过的那些话并没有错,但在当时那个特定的环境下,如果要抓他的辫子,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比如说……消灭麻雀运动你知道吧。1955年,毛泽东提出,麻雀是四害之一,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消灭麻雀。当时我国有两位著名科学家公开表示反对,说麻雀是益鸟。南方是朱洗
,北方是动物所的郑作新
。虽然现在看,朱洗是对的,但那时候认为他反对打麻雀是错误的啦。王仲良、胡永畅把我们的意见拿到市里去,后来总算得到一个结论,对朱洗要保,没把他划成右派。
熊:他既对思想改造运动不满,又公开与最高指示唱过对台戏。众目睽睽之下,要保住他,真是不容易。
罗:朱洗还有很多辫子,我再跟你讲一个他的故事,你会从中体会到。1958年,朱洗出版了《生物的进化》一书,系统介绍了古今中外关于进化的思想,其中包括与达尔文观点相反的骤变思想。1960年,中宣部科学处的李佩珊到上海来,给了我看一封检举信。该信批判《生物的进化》一书既反达尔文学说,又反马克思主义
。李佩珊问我:“《生物的进化》这本书你看过没有?”我说我当然看过啊。然后她问我有什么意见。我说我有两点意见:“(1)它搜集了非常丰富的生物进化方面的材料,是一部科学价值非常高的著作。(2)有些地方,兼收并蓄,引述了克鲁泡特金无政府主义观点的错误话语
。总的说来,后者不是主要的。请你把我这个意见反映到上面去。”
后来上面来了一个通知,要朱洗做检讨。朱洗这个人个性很强,让他做检讨可不容易。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写的文章,一个字都不能改。”他不肯做检讨,上面又一定要,怎么办?只好暗箱操作。由王仲良先出面找朱洗谈,让朱洗做检讨。王仲良是怎么谈的我不知道,但他确实让朱洗服服帖帖了。然后胡永畅找我,让我帮朱洗写检讨。朱洗回来就找我,我们在屋子里谈。我说只好你写,你不写不好,我又不能代你写。朱洗写了一个稿子给我看。我说不行,你这么写肯定通不过——虽然他读了王仲良推荐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但他的检讨还是不行。只好由我来给他改。后来检讨终于通过了,这个事情才基本平息了下来。当时中宣部科学处也是保朱洗的。
处理他的事情平息下来之后,又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消除他那本书的社会影响?听说这个问题捅到聂荣臻副总理那儿去了。聂总认为不好把朱洗的检讨公开发表啊,开会让他公开检讨也不好,怎么办呢?最后决定出一个修订版。当时朱洗的身体已经不好了,由谁来修订呢?最后这个工作落到了两个人身上,一个是朱洗的学生王幽兰,她现在已经去世了;另一个就是我,算是朱洗的半个学生。我们两个人改。业务内容,除了错别字外,没有什么改动;与政治关联的内容,不合适的就划掉;然后顺一顺相关联的言语。我们还根据朱洗的意见,用研究所的名义加了一个说明。该书与政治有关联的言论本来就很少,所以两个版本其实没什么区别。1963年我们修改好了,送到科学出版社,他们没来得及印刷。不久之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书没法再出版。“文革”结束后修订版才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