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三(第3/3页)

秦人在战场上舍命鏖战,是秦国政治清明、军事管理技术高超的表象。同样是这班秦人,在春秋时代却是屡战屡败,无闻于诸侯,但经过变法后的调教,就成为列国士民夜半惊醒的原因。

相反,楚人在春秋时代彪悍凌厉,打得列国岌岌怠哉,一直是压着中原的门口踢球,但是到了春秋后期就以“楚人兵弱”著称,先败于吴王,后折辱于战国。纠其原因,是春秋时代的楚王,注意加强王权,抑制分封,早于列国推行郡县制,便于集中调控运用国家资源和战力。到了春秋战国之交,当列国纷纷法家改革,走强化君权、抑制分封、抑制大家族世袭专政、引进非大家族人材的路子的时候,楚国却放弃了这一原本领先的历史走势,听凭王族亲贵势力膨胀,世袭大家族如“屈、昭、景”世代专朝,职业官僚人材无缝可入。楚国外有齐秦威逼,内有保守腐朽大家族封闭垄断政治,即便吴起也不能扭转之。于是疆土日削,被动挨揍,国步艰难。

看来,什么东西也不能独擅,大家族即便再好,长期独擅权力,也会造成政治封闭。龙虾放久了也会长蛆。政治不能是一个小团体长期独擅,必须不时调剂进新鲜血液。郡县职业官僚制,无疑比大家族分封世袭制,更符合这一原则。所以法家的改革,成就了秦人的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