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践土七(第2/4页)

所以我们知道,春秋时代的诸侯国君都特别看重结好外国势力(既然国内君权不够强化,那就到外边拉赞助),比如齐桓公临死把儿子托付给宋襄公,卫惠公失国时寻求大舅齐襄公的支持,晋惠公、晋文公继位前寻求老秦支持,能给各国提供最多支持的国家,也就成了霸主。所以,在春秋时代,诸侯间的外交关系非常重要,每国都要到外面找朋友,闭门锁国是不可以的。所以你看他们经常结盟,执着牛耳朵歃血,平时还要互相嫁闺女,还要派儿子为互相为质。这都是在国际上拉赞助的办法。等战国以后,通过遏制分封,君权强大起来,才不太需要求外人,歃血这种事才少起来。到了君权极端强化的天朝“我大清”,那则连眼角都不去夹外国人了。

晋文公逃跑到秦国避难的时候,国内卿大夫家族的变乱如期而至,吕饴甥、郤芮带着家族武装开始动手,闹了起来。远处的狐偃家里,狐偃这天晚上正在洗脚,忙着搓脚上的泥,忽听说宫中着火,有恐怖份子驾着两辆劫持来的战车,自我烧着了,一前一后撞击宫城中最高点——重耳的办公室。重耳的东西大殿都给撞出了窟窿,摇摇欲坠,烟尘四起。参谋部五角大楼也开始冒烟。狐偃赶紧端起洗脚盆冲出去救火。第三辆着了火的战车也冲过来了,狐偃一盆洗脚水向它扑过去,然后扭头撒丫子往回跑——喊自己的私人家族部队。

此时东西大殿轰隆隆全倒了,里面闷死好几百口子,参谋部的人抱头鼠窜,警报长鸣,宫廷卫队被打得焦头烂额。吕、郤二人举着宝剑四处寻杀重耳,宫里火光四射,甲戈纷飞。吕、郤寻不见重耳,却见赵衰、狐偃、魏仇一伙人带着亲兵冲来,只得喊道:“撤!”

秦穆公听说晋国遭受恐怖份子袭击,立刻发表谴责演说,然后出兵干预,诱杀了恐怖分子吕饴甥、郤芮。有一个强的外援,就是好啊,可以打压国内的敌对反叛势力啊。敌对反叛份子吕、郤二人,一斧子一个,被老秦削掉了脑袋。可惜吕、郤也算是个人材,特别吕饴甥是春秋第三大舌辩之士,当初跟秦穆公谈判,灵牙利齿,讨回战犯晋惠公,讲话稿都被收入现在大学课本了,却直落得今天身首异处,烟消云灭。

晋文公再次进入晋国时,秦穆公给了他三千精兵,专门驻扎在宫城里(即两重城墙的内城,是整个大城中的小城,也叫downtown)。这三千精兵作为大内保镖,保护晋文公,避免类似的卿大夫家族武装袭君案重演。秦穆公可谓仁尽义至,不为名不为利。重耳觉得还不够安全,特意备战备荒,在宫城内修筑“固宫”,固宫建在一个夯土高台上,内积粮草,一旦外边某家卿大夫造反,重耳可以躲进去固守。唉,这都是分封制下,国君的可怜之处啊,被他所分封出去的卿大夫整得每天提心吊胆(还是未来的专制皇帝好啊,天下他一个人说了算)。但国君也不能没了这些卿大夫家族,没了他们,谁来建设国家,谁来保卫大晋啊?尽管晋文公做了种种准备,又筑宫又备战备荒,但他没有改革分封制,导致晋国最终还是变得君弱、卿强,最后被赵魏韩三家分掉。分封制下的卿大夫家族,战胜了他们的国君。

为了不被卿大夫家族势力淹没掉,必须强化君权,晋文公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想把吕、郤家族铲掉,族人全部杀死,尽灭其党羽。这固然是国君一族为了自身安全着想,对卿大夫家族的反击,无可厚非。但赵衰进谏说:一旦打杀起来,晋国势必大乱,再次陷入动荡。晋文公放弃了这个极端的冒险想法,遂颁行大赦。

但是吕、郤党羽看见赦文,半信半疑,交头接耳,人人自危,蠢蠢欲动。晋文公挺发愁,怕他们再起来闹事。这时候,晋文公重耳流亡初期,那个卷了钱财逃跑的财务部长——名字叫“头须”,来找晋文公承认错误道:“国人都知道您最恨的是我,因为我卷跑了您的钱,使得您一路没的吃喝,在五鹿被迫吃泥——到现在还落下了嘴谗的毛病。所以,如果您能给我一个官儿做的话,国人都知道您不念旧恶,心胸宽广,吕、郤党羽也就群疑尽释、安心下来,不想轻举妄动了。”

晋文公一听,好办法,立刻给头须恢复原职,国内紧张气氛遂缓和下来。头须这家伙也算是有胆有识啊,够精明。当初卷钱逃跑,现在回来又捞了官,便宜都让他占尽了。这人干财务却是屈才,应该炒股票去,做期货也行,搁现在,准能赚几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