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蚩尤一(第3/3页)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我国现在地彝族、纳西族、羌族,原本是在西北地区游牧的,当迁居西南以后,牧场日益缺乏,就改成了农业生产。现在你让他们骑马狂奔,是根本不会了的。人是很容易忘记祖宗的啊,黄帝身上,真也是找不出与神农氏的共性。

黄帝和应龙在黄土高原北部,看到了时代最大的创造,一批从洛河北上的人,带来一种比石头还坚硬的金属。

五千年前,黄帝时代,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冶炼青铜啦!

最早的青铜也出于黄土高原,在其最西部,渭水上游——甘肃东乡县“马家窑遗址”,是一把铜刀和一些铜块。铜刀长约4寸,经鉴定是含锡6-10%,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青铜,乃距今五千年前黄帝时代的。

但你千万不要以为甘肃东乡的这个“天下第一铜刀”是可以砍人的青铜武器。其实它只是水果刀,长四寸,连切西瓜的刀都算不上。

炼铜起源于烧陶。随着烧窑的水平越来越高,温度也越来越高,从六百多度,升到了一千度有余,而纯铜的熔点为1084.5℃,所以终于炼出了铜。

纯铜并不好用,软软的,在黄帝好奇的目光注视之下,自动就弯曲掉了,比石头还软。黄铜好一些,比较硬,是铜里加锌,但是过于脆。黄帝在黄土高坡引吭高歌的时候,他们从过路人手里淘换来的黄铜,就会被黄帝的歌声震得爆炸。黄帝对这样急躁的金属,也无计可施。

最好的是青铜。黄帝终于找到了令人满意的青铜。首先是发掘铜矿石,俗名孔雀石,颜色翠绿,晶莹可爱,很扎眼,人们都想把它烧一烧。它含有氧化铜,烧得时候与锡石放在一起,达到960度,就可以得到青铜,含有75%的铜,25%的锡。青铜硬度大、表面光亮,可以做成漂亮的礼器,而且所需熔点比纯铜还低,便于冶炼,又富有延展性,可以经过锤炼做出很细很薄的生活器具(比如饭碗和小勺子),是最理想的铜类金属。

从五千年前起,青铜器物较为频繁地出现了,都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甘肃(这很怪,难道又是苏美尔人传过来的?)。甘肃省的武威市“娘娘台遗址”有铜刀、凿、锥、钻头出土,甘肃永靖县有铜锥、斧、指环,还有中国最早的铜镜。这些铜器既有红铜,又有青铜,但都不是武器,也谈不上礼器,而是小装饰品(指环之类)以及小的生活用品(锥子刀子之类),个头都不大,挂在腰上而已,但它们可以用来加工其它工具,比石器轻便、锋利、坚硬。不管怎么样,这已经是进入金石并用时代,金属和石器并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