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惊变(第6/9页)

内战一触即发,朱由榔当场就吓傻了,赶紧派人到城外宣谕,安抚张先璧。张先璧还算是顾全大局,毕竟火炮、弓箭都不长眼,万一伤到朱由榔,自己没法交代。皇帝捏在人家手里,投鼠忌器的张先璧只有妥协,改驻沅州(今湖南芷江)。

刘承胤万万没有想到,刚刚送走张先璧,一个更不好惹的人竟然不请自到——自己的老上司何腾蛟。

何腾蛟跟刘承胤打了多年的交道,早就知道这个手下是十足的“刺猬”。据说,刘承胤曾经跑到贵州黎平,胁持何腾蛟的儿子作为人质,讨要封爵和军饷。何腾蛟迫不得已,出面帮他讨得一个“定蛮伯”,方才保住儿子的性命。在湖南的军事部署中,何腾蛟将刘承胤安排在偏远的武冈,不能不说是故意的,一心想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人算不如天算,何腾蛟哪里能想到,朱由榔偏偏是有多远逃多远的货,让刘承胤捡了一个大便宜。

六月,溃逃在永州一带的何腾蛟到武冈觐见,他对刘承胤的飞扬跋扈早有耳闻,却没想到竟已成尾大不掉之势。

见到朱由榔,何腾蛟开始长篇累牍、声泪俱下地弹劾刘承胤拥兵自重、祸国殃民,请求朱由榔移跸桂林。今非昔比的刘承胤毫不示弱,壮着胆子跟自己的“老领导”对着干。尽管身居高位,又有尚方宝剑在手,但在老上司的面前,刘承胤还是有些心虚。“刘屌丝”向朱由榔建议,以长沙失守为由治何腾蛟失职之罪,夺其兵权,改任户部尚书,专门负责搞后勤,省得他多嘴。

朱由榔“人精”一个,怎么可能被刘承胤牵着鼻子走。从何、刘二人掐架开始,朱由榔就“一视同仁”,全都不搭理。你们爱怎么吵就怎么吵,关我屁事!

既然朱由榔不管,刘承胤决定亲自上门,相当无耻地找何腾蛟收缴督师之印。“刘屌丝”没脸没皮,何腾蛟的心态倒还算平和,只是觉得面前的人实在是可笑至极。何腾蛟平心静气地告诫刘承胤:就你那两下子,连湖南军队中最次的张先璧都对付不了,也敢张口要兵权?我倒是可以给,你敢伸手拿吗?拿了坐得稳吗?如果哪天被湖南这群“刺头”蒸了煮了,别怪我当初没提醒你!

刘承胤一直都是在湖南混的,明白何腾蛟没骗他。在湖南各部兵马中,张先璧的部队确实只能算三流,战斗力还不及黄朝宣的山匪。要不是手里捏着朱由榔,刘承胤早被这支“三流部队”给灭了。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刘承胤撒泡尿照了照,只有悻悻离开。

阳的不行,刘承胤准备玩点阴的。

何腾蛟要返回永州,刘承胤就在半道上设伏截杀,到时候报一个“为山匪所害”。反正死无对证,人不知鬼不觉就能除去心腹大患。

刘承胤想得完美,但何腾蛟不是傻子,他太熟悉这个老部下的为人了。为防不测,何腾蛟暗中疏请赵印选、胡一清率五百精兵护送。结果,伏兵全被何腾蛟的卫队一锅端,让“刘屌丝”吃了一个哑巴亏。

堂堂的督师在半道上遇袭,刘承胤竟然装作不知道,但旁人不是白痴。堵胤锡得知消息,一面上疏弹劾,一面整军准备南下收拾“刘屌丝”。

看到堵胤锡的奏疏,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刘承胤“始知惶惧”,看来是真急眼了。为了稳住堵胤锡,刘承胤主动向朱由榔建议给他加官进爵,升任东阁大学士、赐尚方剑——等一等,让堵胤锡手握尚方剑,刘承胤不是等着挨砍吗?

不着急,后面还有一句:“总督江、楚军务,驻长沙,专办恢剿。”——这不是拿人穷开心吗?堵胤锡驻守长沙,你让远道而来的清军住哪儿?

堵胤锡怎么驻守长沙,怎么光复故土,刘承胤管不着,他只是想借朱由榔的口告诉堵胤锡:老老实实在湘西待着,伺机光复。有能耐拿下来——全归你;没能耐拿下来——继续蹲着。

捏着老大好办事,“刘屌丝”总算躲过一劫,但天气逐渐转凉,朱由榔在武冈的安稳日子,很快就要过不下去了。

“逃跑帝”再接再厉

在朱由榔看来,这个夏天实在是太短暂了,孔有德秋天的约定,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

八月,“三王”军队攻下宝庆(今湖南邵阳)后,直奔永州、武冈而来。事发突然,瞿式耜恳请朝廷移跸桂林。其实不用瞿式耜提醒,朱由榔早就想跑了,但刘承胤不同意,他被困在武冈,没法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