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李仆射无缘红拂女 萧老师状告众大臣(第2/3页)

野史之中的虬髯客,其真实名字为张行三。

此人仗义执言、义薄云天,也不能自拔地喜欢上了红拂女。后来,虬髯客从军李靖帐下,乃自绝于张出尘,与李靖夫妻义结金兰,一时间传为友情和爱情的佳话。李靖率兵攻打颉利的时候,由苏定方率领两百精锐前去搅扰。而张行三则率领五千兵马从侧翼突然围困,突厥军大乱之后,新人张行三管不住所率士卒,士卒争抢财宝,张行三纵然勇猛严明,却也无力回天。

此事原本只有李靖知道,却不知为何走漏消息,被朝中嫉恨李靖者得知,故而挑拨萧瑀。萧瑀脑筋路线太短,遂上告李靖。

李靖知道,张行三败露,则会人头落地,而自己有大功,功过相抵,可免一死。

李靖堂堂七尺男儿,金兰之交,绝非苟且,他决计不把张行三供出。于是,这才有了刚才那出戏。

义薄云天,可歌可泣!

好了,读过上面的报道,请问你对李靖的看法如何?

我感觉靖哥哥好英俊,靖哥纯爷们儿,铁血真汉子,为了兄弟,两肋插刀,佩服佩服!

哦,好的,请不要太过激动,先坐下来喝口茶,我想告诉你的是,上面的故事是我编的。史上并无风尘三侠的记载,这是后人的传奇小说编造出来的。大唐军师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去谈情说爱,工作都要忙不过来了。

事实上,李靖这个人,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嘴却十分笨,如果不是在战场上,朝中论事,他肯定会受欺负。至于这次攻打颉利,他的部下有没有抢东西没有任何资料记载,但从李靖的表现来看,的确是有人违纪,但也绝不像萧瑀同学振振有词描述的那样,还把人家的东西全抢了。

看着一直唯唯谢罪的李靖,李世民卸下怒气,叹口气说:

“隋朝的时候,史万达破贼有功,没有得到赏赐,还因罪致死。朕以前就对这件事感到很不满,朕不能这样办,朕要记上你的功劳,赦免你的罪过!”

是日,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赐绢千匹,加食邑五百户。

我认为,李靖之所以磕头请罪,原因就在于他深知战功这种事一定是有人嫉妒而使自己遭到陷害,不要解释,越解释反而越让人怀疑。他还记得刘文静临死的时候为自己辩论,李渊竟然指着刘文静说:

“文静此言,罪名昭昭矣。”

伤心的李靖憋着不说话,想要免去一场灾难。

好在李世民头脑清楚,到最后事情弄清了,的确是有人暗示萧瑀,糊弄着他找李世民告状。萧瑀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让人当枪使了,这回还不错,事后竟然敢于主动承认错误。李世民专门找来李靖说:“靖哥,之前是有人谗毁你,现在朕已经明白过来了,哥哥莫见怪啊!”于是,又赐绢两千匹。

别看李靖性格深沉,人家可是大唐猛将中不可多得的双面手。在外能打仗,在内能理政,出将入相,无人能及。李世民很欣赏李靖,自杜如晦病逝,右仆射一直无人担任,李靖自然成了第一人选。

诸位想听光禄大夫李靖先生议事?

呵呵,您还是饶了这帮听众吧,听李靖同志讲话能被活活累死。

李仆射上任之后,秉承他一贯敢打硬仗、死不开口的作风,把同僚急得够戗。史书载:

靖性沉厚,每与时宰参议,恂恂似不能言。

曾经叫着喊着要告李靖的萧瑀同学沉默了,他有些不好意思。

【教育孩子】

为了确保李承乾能够学到更多东西,李世民在他身边安排了两个人。

第一个,乃是鼎鼎大名的老先生李纲。此人在隋朝的时候就曾担任太子杨勇的师傅,后来屡次规劝无效,杨勇惨死。他也曾当过隐太子李建成的师傅,曾经苦劝建成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李建成也不听,他一怒之下辞职回家,后来,李建成就死了。这一回,李世民请他教育李承乾。

后来……

李世民登基以后,屡次到李纲家请他出任太子少师,李纲这才同意出来教孩子。

李纲上了年纪,腿脚不好,李世民特事特办,专门赐给他一个步舆,让他坐车上班。这种步舆,类似于今天的轮椅。李纲上朝可以坐着轮椅,乘到阁下,然后再让人搀扶到禁中。每次到东宫,太子都要亲自拜谢。由此可见,李纲老师的礼遇非常高,他成为李承乾最重要的一个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