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党锢之祸(第6/10页)

陈蕃也清楚地看到,士大夫长年斗不过宦官,主要是缺了一个内应,如果他帮窦贵人封了皇后,窦武就成了外戚,外戚与士大夫里应外合,天下还有他们办不到的事吗?

妙!实在太妙了。

果然,窦贵人摇身一变成了皇后,窦武也水涨船高,先是封侯五千户,接着又被封为城门校尉。更关键的还在后头,窦武当官后,仍然是读书人的脾气,用人只用名士,跟士大夫集团打得极为热乎,宦官们只能在一边干着急跺脚。

霍谞,字叔智,魏郡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人。读书出身,举孝廉,迁为金城太守,后入为尚书仆射。梁冀当权时,满朝公卿,无人敢多说话,≮我们备用网址:www.wrshu.net≯这家伙却不怕死,联合尚书令一道屡屡上奏,揭梁冀伤疤。梁冀死后,桓帝刘志嘉奖霍谞气节,封他为邺都亭侯。

贾彪略施舌技,就说服了窦武与霍谞,由他们出面营救李膺。不久,窦武第一个上书,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直指后宫的宦官。

窦武的奏书写得很长,犹如架起了机关枪,子弹连绵而出,划过了冰冷的长夜。他这样警告刘志:自从陛下登基以来,我从来没听说过你行过善政,却只听你提拔了不少宦官,这些人还非法取得封侯爵位。你可别忘了,西汉王朝正是丧失在一帮奸邪小人手里的,如果你再执迷不悟,赵高再现,胡亥灭亡的故事,将不再是传说。

真不愧是重量级炸弹,竟然连赵高、嬴胡亥的事情都搬出来了。没想到,更猛的还在后头,窦武把奏书递上去后,即刻宣称有病辞职,并且把官印及侯印,都一起打包交上去了。

一波未平,又来一波,这时尚书霍谞来了。

刘志对霍谞很有好感,所以霍尚书说了半天,他基本上都听进去了,火气好像消化了不少。于是,他把中常侍王甫招来,让他去审问李膺等人。

刘志没说审问后要干吗,王甫耳朵极灵,他已经听出来了,刘志不想玩了,想息事宁人了。于是王甫就走了一个过场,一个个问了一遍,就准备结案,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

这时,天上恰好来了日食,王甫主动请求皇帝,以日食的名义赦免李膺等人。

公元一六七年,六月八日。

刘志下诏,赦天下,所谓乱党二百号人全部遣送回老家。然后把他们全部登记在册,分送三府,剥夺政治权力终身。

刘志的意思很明显,我不陪你们玩了,如果你们还想跟我玩,我让你门儿都找不到。

士大夫和宦官们的火并,到此就算暂告一个段落。直到有一天,终于彻底全面爆发了。

冬天,十二月。这个冬天,有点冷,就在这个月,桓帝刘志,于前殿驾崩,时年三十六岁。多美好的年华哪,怎么就走人了呢?要知道,他还留下一个乱摊子,谁来替他收拾呢?

十二月二十九日,窦皇后升级为窦太后,临朝听政。仿佛做梦一样,多年之后,窦家又出了一个管事的窦太后。

窦太后现在要管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个皇帝。国家不可一日无皇帝哪,不然她这个太后屁股也坐不稳。她把汉朝众卿都招来开会,确定皇帝人选。有人认为,渎亭侯刘宏,最有贤才。

窦太后一看,中。窦武一听,点头微笑,中。

他们之所以喜欢这个提名,不是刘宏是什么贤才,主要这个候选人刘宏,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十二岁,懂什么呢,还挂名贤才,简直是胡扯。可窦家就喜欢这样的胡扯,至于为什么,相信大家心知肚明,不说也罢。

公元一六八年,春天,正月三日。

窦武被封为大将军,陈蕃复出了,被封为太傅。安顿好了自己人,正月二十日,窦太后才下诏迎刘宏进城,第二天,正式登基,改年号。

由上可见,陈蕃享受了与窦武同时升官的待遇,实在能量不小。为什么会这样,相信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如果没有陈蕃,当初的窦贵人,不可能那么顺利地变身为窦皇后。所以,现在窦太后一权在手,对陈蕃当然要感恩戴德,朝廷大小之事,都交给陈蕃打理。

天下那么大,陈蕃一人怎么能忙得过来呢,他联合窦武,把当初被刘志打下监狱的那两百号名士,通通征召出来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