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党锢之祸(第3/10页)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士大夫们处于这个政治春天里的特点:李膺、陈蕃等人处于权力的上层;郭泰与贾彪站在了汉朝政治舆论高度,两两相和,宦官们想出来跟他们斗,简直是白送命。

拥有这一切,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但是包括李膺在内,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整人的时候很快活,殊不知他们已经将宦官们全逼到了死角。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就在宦官们举目无望的时候,他们决定跟这帮读书人来一场空前绝后的角斗,以定胜负。

二 杀祸

两大门派大火并的导火线,起源于一桩杀人案。

谋杀案的背后主谋,是一个叫张成的人。他不但精通算卦,还经常来往于皇宫之中,跟宦官的关系搞得不错,甚至还攀上了皇帝刘志,刘志有时候也跟他一道切磋卦术。

那姓张的不知他儿子跟别人有什么仇,叫儿子把对方给干掉了。杀掉以后,李膺就找到他们门上来了,把张氏父子逮捕起来,准备法办。

但是你猜他们态度怎么样?这姓张的竟然一点也不慌,还蛮有信心地告诉儿子,不要怕,过几天,我们绝对会平安出狱的。

果然没多久,上面就下了赦令,要求李膺放人。

据说是之前张成就算出,刘志不久就要颁布赦令。我认为,算卦这东西是不靠谱的,张成跟宦官和刘志都打得火热,提前知道内幕消息,那是肯定的。既然这样的话,如果不趁机把仇家干掉,那不是傻瓜吗?所以趁赦令发出之前,把人杀了。

李膺总算领教,什么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

但是,张成父子还是失算了,他们还是没走出监狱。很不幸,李膺不认赦令这一套。小黄门张让的老弟,他都可以先斩后奏,这个邪门的张成,又有什么不能斩的呢。李膺下手也特快,就在狱中把张成父子砍了。

这下子,麻烦大了。

张成父子杀人,不过是宦官们联手上演的一出好戏。张成杀了什么人,为什么杀人,史料没有交代清楚,留下了盲点。然而在我看来,宦官们就是想借张成父子来打击李膺。

你不是很牛吗?什么人都敢杀吗?那好,这个张成父子就放在你面前,看你敢不敢杀?你杀了,就是犯大不敬,不把皇帝赦令放在眼里。不杀,那就只能说明,你是个孬种。

所以,这明显是个圈套,李膺却义无反顾地跳了进去。

宦官们得意极了。李膺那边一砍了人,他们这边就动手了,叫张成学生上奏控告李膺。告的不是李膺乱杀人,而是拉帮结派,把洛阳的太学生及各地的读书人,拉到他的团队里,互相吹捧,评论时事,抨击政府,借以影响社会舆论。

奏书投到刘志案头时,这当皇帝的火烧眉毛似的,立即就跳起来骂娘。当然,他不是骂自个儿的娘,而是骂李膺他们的娘。

他好像明白了什么,李膺之所以有恃无恐地一次次先斩后奏,原来是他背后有着一股可怕的政治团体在撑腰。

如果不趁机把这些人打下去,很可能有一天李膺都敢跑到他头上拉屎了。想到这里,刘志杀意顿起,下了诏书,要求地方封国及各郡,务必把乱党分子抓起来。

然而刘志没想到,这时有一只拦路虎,把他的诏书打回来了。

这只猛虎,就是太尉陈蕃。

此时,汉朝宰相府、御史府、太尉府等三府,都在陈蕃的控制之下。刘志的公文是必须先下给三府的,可到了三府这里,陈蕃就全部把诏书退回去了。

他这样告诉刘志:陛下所要求逮捕的,全都是天下名士,他们对国家忠心耿耿,即使犯罪也应该以宽恕为怀,可陛下给他们贴上的罪名模糊不清,在我这里无法通过。

娘的,怎么忘了,陈蕃也是士大夫集团的。一股莫名的怒火朝天喷出,好啊,看你们的力量大,还是我的拳头硬。

刘志再次下诏,这次诏书不用通过三府,而是直接派人去逮捕李膺等人。

事态的发展,超出了李膺的想象。很快地,包括李膺在内的洛阳二百余名太学生及高官,被抓了起来。

这时,陈蕃再度上奏,要求刘志克制,不要冲动。刘志话都不想跟他说了,再下一诏,免去陈蕃太尉职位,不客气地把他赶走了。

做皇帝,图的是啥,争的就是一口气。不听话的,通通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