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邓氏家族(第7/9页)

三月九日,刘氏各路诸侯走完亲戚后,各自回国。

就在刘庆携带儿子准备离开洛阳城时,邓太后却把他叫住了。说道:你可以先回封国,但你儿子刘祜暂且留下。考虑到刘祜还小,就让他老妈陪着一起留下吧。

那年,刘庆的儿子刘祜才十三岁。邓太后让刘庆一个人先走,而把老婆、孩子留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邓太后不说,刘庆也不敢问。但是,刘庆心里已经猜出了几分。

当他听到邓太后给他说这句话时,心里已经止不住地激动了。

就仿佛一个经历磨难,被梦想抛弃的男人,顿然看到了希望。他仿佛看见,上天终于大发慈悲了,把曾经抢走他的东西,还给他了。

有一种欲望,叫流泪。刘庆就要等到梦想实现的这一天,他真想流泪了。这年夏天,老天爷好像也特伤感,下起了大雨。全国三十七个郡和封国,都被老天爷的泪水泡成了水灾。

八月六日,有一个微不足道,可对刘庆来说,却是相当重要的人走了。这个人,就是汉朝第一个婴儿皇帝刘隆。

聪明的人已经看出来了。邓太后为什么将刘庆的儿子刘祜留下,就是为这一天做准备的,做的是皇帝接班人的准备。

八月八日,晚。

邓太后将老哥车骑将军邓骘、虎贲中郎邓悝叫来,三个人关起门来秘密开了个会,他们集体拍板,决定了皇帝人选。

当晚,邓骘持节率人到清河官邸,迎接刘庆的儿子刘祜回殿。

第二天,崇德殿,邓太后和百官全部亮相。此时,刘祜被推上皇帝宝座,已经是没有什么悬念的了。但是,他还必须把一道手续办妥,才能登基。

这就是,将刘祜过继给刘肇当儿子。

这不是什么新奇的事,因为邓太后不是第一个干这事的。

在她之前,刘骜就曾做过。当年,刘骜为什么要将刘欣过继给自己当儿子呢,很简单,如果不过继,等刘欣真当上皇帝了,就会把他父亲摆到庙里供奉,而自己的牌位,就被清除出去,从此将失去啃死猪肉的资格。

邓太后当然不想让刘肇失去啃死猪肉的资格。刘庆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便宜的事。

手续办妥后,太尉呈上皇帝印信,刘祜终于可以登上宝座了。刘庆曾经失去做皇帝的梦想,梦想终于让儿子实现了。

虽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欢喜,人生如此,也可死而瞑目了。四个月后,刘庆病重,撒手离世。

这一切看上去很美,却没人看出,其实里面很糟。

根本就没人知道,外表欣喜的刘庆,却是带着一颗悲伤的心走的。要知道,儿子尽管当了皇帝,可当的是什么皇帝,他完全可以预知。因为刘祜的这个皇帝,就是一个摆设。

真正掌握权力的,还是邓太后。

正如刘庆所看到的,邓太后是封了皇帝,但她仍然临朝听政。刘祜就是个傀儡,坐着看就是了。

但在邓家人看来,这一切就像顺水推舟,只要没什么特殊情况,在汉朝的河道上,皇帝刘祜这只小舟,还得由邓太后来指定方向。

在太阳底下,邓太后所作所为,似乎是经得起阳光考验的。这是邓家,甚至是汉朝人的和谐想法。事实上,还没有人看出,邓太后心里还埋藏着一个惊人的阴谋。

直到有一天,一切昭然若揭。

四 小人物大梦想

公元一○七年,九月二十一日,邓太后提拔了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太傅张禹,一个是太常周章。太傅张禹被任命为太尉,太常周章被提为大司空。

张禹,字伯达,赵国襄国人也;周章,字次叔,南阳随人也。

仔细观察东汉政治的人,都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自刘秀立国以来,只见皇族和外戚在洛阳城忙活。刘庄崩前,是皇族在忙,等到他死后,外戚就忙开了。无论两派势力怎么忙,就是没别人什么事。

这个别人,就是外廷文官集团。

到目前为止,东汉文官集团,只听说过袁安和任隗曾经很牛,除此之外,别无他人,势头之发展,着实令人忧愁啊。可是,偌大的一个文官集团,有骨气的都跑哪里去了呢?

让我来告诉大家,他们都被驯化成乖孩子了。

把文官威信扫出东汉政治影响圈外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刘秀。刘秀立国之初,其政治理念很有问题。他认为西汉末期,皇权之所以滑落王莽之手,主要是文官集团势力太猛,劫持皇权,再加上外戚从背后捅了一刀,什么好东西都被人家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