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崛起(第3/11页)

有一天,刘秀正在王宫休息,突然闯进一个人。刘秀睁开眼一看,原来是耿弇。耿弇好不容易说动老爹出兵,拿下邯郸城,功成之后,老爹的上谷郡太守竟然被刘玄撤掉。如果没有猜错,他今天是来倒他肚子里那一堆苦水的。

耿弇对刘秀说:“我想单独跟你谈谈。”

刘秀把左右支开。耿弇就正式说事了:“我方官兵死亡太多,请允许我回上谷补充兵马。”

刘秀微微一笑,说道:“王郎已经被斩,邯郸已被我们拿下,黄河以北一片太平,这时候还回去补充部队,请问你到底想干什么?”

耿弇说道:“王郎是死了,可是混乱才刚刚开始。举目天下,有数十造反集团,各自为营,拼抢地盘,打得你死我活。每个造反集团都有几十万人马,有的甚至超过百万。此时此景,刘玄却让我们全部复员,绝不可以听从。”

刘秀像两只耳朵聋了,只管眯着眼睛听着。耿弇接着说:“我相信,仅凭刘玄之力,是不足以抵挡住这些造反集团的,不要多久,他肯定崩溃!”

一听到这,刘秀突然不聋了。他睁开眼睛,跳下床来,指着耿弇叫道:“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信不信我叫人拉你出去斩了?”

耿弇很镇定地说道:“大王厚恩待我,我才说出心里话的。”

刘秀死死地盯着耿弇。良久,只见他突然大笑,说道“哈哈,我唬你的,接着往下讲吧。”

好了,耿弇终于把深藏于心里的话全部倒出来了。

他这样给刘秀分析:王莽新政无道,百姓思汉如潮。如今,刘玄登基,百姓生活反而不如新朝时候,又不得不思王莽了。就此,我可断定,刘玄根基不稳,不久必败。

天下大乱,百姓思明君似渴。所以,现在正是大王您放开手脚,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只要你以仁义之号,发布文告,天下必定归你。千万别错过这个绝佳机会,让天下落入外姓人之手。

继邓禹、冯异之后,耿弇是第三个力劝刘秀自立的人。顿时,刘秀内心深处犹如卷起了一阵狂潮。回去是凶,犹如虎落平阳,鸟入牢笼,不如就此搏一把。

于是,刘秀向刘玄打报告说,黄河以北还未完全平定,他还不能回去。同时,军队还不能复员。

有时,忽悠也是立身之地。刘秀知道,苍天还欠他一个机会。只要机会一到,他即刻飞龙冲天!

二 扫荡北方

出来混,不但要有脑子,还得有野心。耿弇向刘秀进了一言后,他就打心里就决定,要让这广阔的北方大地,成为展翅冲天的好基地。

可北方形势不容乐观。正如耿弇所言,王郎死后,北方混乱不是停息,而是刚刚开始。在王郎之后,一夜之间又冒出数个造反集团。这些集团,大大小小,两只手掌是数不完的,人数加起来,有几百万。

这数百万乱民,犹如蝗虫压向大地,密密麻麻,所到之处,必是抢夺奸杀,简直乱透了。所以刘秀认为,当务之急,不是称王称帝,而是扫荡乱民。

而实施扫荡行动之前,必须解决三个人。这三个人就是前面所说的,由刘玄任命的幽州州牧、上谷郡太守和渔阳郡太守。很明显,他们是刘玄派来扼制刘秀的杀手。也正因为如此,之前刘秀向他们征兵扫荡乱民时,他们理都不理。他们不理不睬,别的郡县也在观望着,工作相当被动。

刘秀把两个人叫到面前,一个是耿弇,一个是吴汉。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穷光蛋一个。吴汉尽管很穷,但为人厚道,话也不是很多,典型的只做不说的人。

尽管穷,但志气不小,吴汉很早就跑到政府部门打工,先做了亭长。王莽末期,因为宾客犯法被连累,就亡命到渔阳郡,广交当地豪杰,混得不错。不久,就被伯乐发现,向渔阳郡太守彭宠推荐,当了县令。

和耿弇一样,吴汉也是刘秀粉丝之一。之前,尽管他没见过刘秀,但已久仰大名,心已随之而去了。那时,当王郎追杀刘秀时,吴汉就主动说服渔阳郡太守彭宠出兵攻打王郎。天遂人愿,两军合兵后,吴汉成了刘秀属下一员大将。

两人到来,刘秀告诉吴汉,你去对付幽州州牧;然后又对耿弇说,上谷郡本来是你老爹的,现在你去把它抢回来,顺便把渔阳郡也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