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汉朝,今夜请将我遗忘(第9/12页)
天下有这样做思想工作的人吗?来硬的,能行吗?这下子,羌民各落部的意见可大了。他们认为,他们进入湟中是义渠安国批准的,没有什么违法。可是义渠安国一来,话都没解释清楚,就砍杀无度,实在太不厚道了。于是,不管是先归降的,还是未归降的酋长,被一种莫名的向心力拉到了一起。
很快的,先零部落首领杨玉联合各部落,集体反叛,向义渠安国发起了攻击。义渠安国大败,率军撤退到令居(今甘肃永登县西北),急报中央发救兵。
刘病已收到急报后,马上吩咐丙吉,叫他赶快去找赵充国,让他推荐个能上场面的人担当大职,率兵西征。
奇怪,赵充国不是挺能打的吗,为什么刘病已不直接派赵充国出去呀?刘病已当然知道赵充国能打,但是他实在不放心赵充国上战场啊。因为,赵充国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那么老,还能打吗?
能不能打,不是由刘病已说了算,而是赵充国说了才算。当丙吉问赵充国,有什么好人选时,赵充国说了一句:“有一个人,非常合适。”
丙吉一听,很是惊喜,问道:“你说的是谁?”
赵充国很平静地说道:“那个人,名字就叫赵充国。”
丙吉眼睛都绿了,你?如果你能打,皇上还派我来问你干吗。不过,丙吉什么也没说,回去告诉刘病已,说赵充国自荐上战场,您看怎么办。
刘病已一听,哭笑不得。他对丙吉说道:“麻烦你再跑一趟,问问赵将军,为什么他最合适。如果让他出征,该派多少军队。”
于是,丙吉又跑了一趟。很快的,丙吉又跑到刘病已面前,说道:“赵将军说了,反正是他最适合了。把事情交给他,绝对让你放心。至于该派多少军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刘病已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次,只见他豪爽地说道:“好吧。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就让他去吧。”
公元前61年,四月。赵充国被拜为西征军司令,率大军出发。宝刀,再次拔向苍穹!
按计划,汉军在金城郡(甘肃省兰州市)集结。很快的,赵充国抵达金城郡,他集结了一万余骑兵打前锋,准备西渡黄河。
赵充国打仗有三大优点:一是敢打敢冲,不怕死;二是熟悉兵法,运用自如;三是思路严密,牢不可破。此三大优点,李广只占前两者。所以,李广注定是悲剧英雄,而赵充国注定是凯旋英雄。
想当初,天有多大,李广的胆量就有多大。所以屡战屡败,就算不败,也是跟人打个平手,无功而归。李广玩的是什么?是冒进主义。赵充国可不同,他可以跟你玩胆量,但决不跟你玩冒进。
所以,赵充国整到一万骑兵后,没有急忙前奔。他认为,如果草率渡河,对面可能埋有伏兵。于是,赵充国吩咐三个指挥官,先率小分队骑兵,马口衔枚,夜里偷渡黄河。然后在对岸筑阵地,等赵充国率大军随后跟上。只一夜工夫,赵充国部队,全部渡过黄河。
然而,天亮的时候,赵充国发现大事不妙——有人偷窥。
偷窥赵充国军的,是西羌侦察兵。几十个西羌侦察兵及一百余个骑兵,在赵充国驻营附近活动。有人把情况告诉赵充国,请示要不要向他们发起攻击。但是,赵充国却说道:“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许动。”
赵充国可谓老成持重。在他看来,汉军才渡河,筋骨疲劳。如果就此贸然进攻,敌人以逸待劳,于己不利。还有,西羌侦察兵之所以这么嚣张,跑到汉军营垒附近活动,他们背后可能埋有伏军。
事实上,敌方有侦察兵,赵充国也有侦察兵。这时,汉军侦察兵回来报告,前方的四望峡(青海省乐都县西)没有羌军把守。赵充国一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就高兴得跳起来叫道:“我早知道羌民不懂军事,果然如此。”
原来,赵充国从金城郡开往湟中,中间必须经过四望峡。而四望峡是一条狭窄地带,易守难攻。如果羌民在这里设置伏军,或者把守,赵充国想开往前方寻找羌民部落,门都没有。
赵充国决定夜里行动。他乘夜急赶,穿过四望峡。第二天,汉军就出现在了落都(青海省乐都县),接着继续向西挺进,终于到达了西部都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