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托孤(第7/10页)

回到刘彻托孤现场。此时正值金日磾临危不惧,拯救皇帝不久,功绩显赫。所以,当刘彻指名要霍光辅佐刘弗陵时,霍光想将位置留给金日磾。老实说,霍光一语既出,吓坏了金日磾。金日磾连忙摆手说:“俺一个外国人,哪能比得上霍光。这话传出去,匈奴那是要把汉朝看扁了的。”

金日磾说完,就看着刘彻。刘彻看看金日磾,又看看霍光。一室无声。

公元前87年,二月二十二日。刘彻下诏,封刘弗陵为太子。

二月二十三日,拜霍光为全国最高指挥官(大司马)兼全国最高统帅(大将军);拜金日磾为车骑将军;拜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拜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

同时,刘彻下诏,命令霍光、金日磾、上官桀等三人,接受遗诏,共同辅佐幼主刘弗陵。

二十四日,刘彻崩。二十五日,八岁太子刘弗陵,顺利接班,当了皇帝。

四 稳定压倒一切

刘彻走了,他就像一个押了赌注就撒手不管的赌客,头也不回地走了。赌客走了,赌局才刚刚拉开序幕。

确切地说,刘彻的筹码押在了五个人身上。按人气指数排名,大约如下: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田千秋。

以上人气指数是就刘彻生前亲近和重用他们的程度而言的。如果就出场次数来论的话,这个排名还得重新来过。我相信,诸位看官得将其中一个极其陌生的名字,拉到第五。

这个人,就是上官桀。

事实上,桑弘羊突然在刘彻病床之前露面,被拜为御史大夫,并非偶然。前面已经讲过,桑弘羊一直很牛。当年,刘彻正愁找不到钱的时候,他犹如东方一颗启明星出现了,一下子照亮了刘彻的黑夜。

桑弘羊能点亮刘彻,那是因为他适时出现,推出一系列得当的经济政策,替刘彻圈到一笔极其丰厚的固定产业收入。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经济政策,都是桑弘羊同志的优秀杰作。

桑弘羊来自商人之家,一辈子精于敲打算盘。能将自己算到刘彻床前,并被拜为御史大夫,应该不出他的意料之外。让他出乎意料的是,牛人班固却不踩他,竟然不在他的《汉书》里给他树一个碑,连个小小的传都没有。

桑弘羊还不是最失落的,与他享受同等待遇的,还有上官桀。《汉书》里也找不到上官桀的传记。开始我还以为看错了,将《汉书》翻来覆去地找,结果只能在别人的传里,抽出他们的蛛丝马迹。

我找得很郁闷。我更相信,如果桑弘羊和上官桀活着,他们肯定比我还郁闷。而在此俩爷们中,数上官桀最郁闷。因为,他总是没有机会出场。

事实上,在此之前,上官桀还是露过一次面的。不过,那次露面的时候,他不是主角,而是跑龙套的。替谁跑龙套?李广利。

当年,李广利征伐西域时,上官桀随军出发。他浑身是胆,杀敌无数,亲自攻破郁成王国。郁成王逃跑到康居国,上官桀痛打落水狗,一直追到了康居国,逼迫康居王交出了郁成王,才罢兵归去。

上官桀,西汉陇西上邽人。在刘彻崩前,其升迁路线大约如下:羽林禁卫官(羽林期门郎)——未央宫马棚管理官(未央厩令)——宫廷随从(侍中)——交通部长(太仆)——左将军。

是什么神秘的力量,将上官桀一步步推往权力的顶峰?答案是,上官桀不是田千秋,不是暴发户。他之所以能一路高歌猛进,源于他手握两样利器。一件是,实力;另外一件是,作秀。

上官桀的实力,就是特长,即臂力过人,勇气无敌。当年,上官桀还是羽林禁卫官的时候,有一次刘彻要前往甘泉宫,路上突刮大风,车队动弹不得。于是,刘彻命令把皇帝专用的黄绫伞盖交给上官桀。上官桀不辱使命,在大风中高举黄绫伞盖前进,稳如泰山。那一次,刘彻记住了他的名字,给他换了一个稍好的工作——去未央宫管马。

又有一次,刘彻去未央宫看马。他大病初愈,心情倍爽。没想到,当他看到上官桀养的马时,心情倍差。因为,左看右看,竟然看不到一匹肥马。好好的马儿,为什么会瘦?很简单,上官桀工作不是不用心,而是很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