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可怕的吕雉(第4/7页)
使者再次无语,只得乖乖回长安复命。这下子,吕雉真是把周昌恨得牙齿咬得咯咯响。可恨有个屁用,关键是要想办法摆平他。马上,吕雉想到一个绝杀刘如意的办法。
首先,召周昌进京,给他换工作。只要周昌离开赵国,刘如意自然就失去保护伞,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果然,调令一到赵国,此次周昌什么话都没说,只得乖乖地收拾行李,打道回府。
周昌很是无奈啊。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的任务已经够出色地完成了,剩下的问题,只能靠刘如意个人造化。不久,周昌回到长安,前来向皇太后请安。吕雉一见周昌,便破口大骂。杀你不得,骂你总行吧。妈的,本来杀掉刘如意,不过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就是被你这个好事者搅得夜长梦多。
吕雉问周昌:你知道我恨戚姬吗?
周昌:知道!
吕雉再骂:你明知道我都恨戚姬,为何不给我送赵王前来?
周昌闭嘴,什么都不想解释。
吕雉再次破口大骂周昌:你别以为你装聋作哑,我就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你以为我容易吗我。想当初,刘邦一无所有时,我嫌弃过他吗?没有。刘三造反前,我是规规矩矩地替他种田生孩子。造反后,我可是背着两个孩子整天没了命地东藏西躲。好了,当他得到天下了,戚姬就想过来夺我江山了。你说我恨不恨她?你说我该不该废掉她?如果没有你们这帮老臣护着我们母子俩,今天坐在这里跟你讲话的,恐怕是戚姬,而不是我吕雉。
周昌仍然不言不语。他只静静地闭上耳朵,似乎真的聋了。
听说,天下的母鸡都是一个德性。在哺蛋之前,它们总是一脸活泼可爱之气。一旦哺出鸡崽来,全身的羽毛总是像充气一般,全部竖起来。这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管多么软弱的母鸡,它们为保护幼崽不得不迫使自己变得强悍,并时刻准备着与一切来侵敌对势力斗力斗狠。
此时的吕雉,正被这种叫做本能的力量牢牢控制。正所谓,爱得越深,斗得亦越深。戚姬和刘如意,如果一天不能在人间蒸发,她就一天不能安卧长乐宫。
好了,骂是骂完了。可是吕雉发现,她心里的气还是没有出完。骂架也算是一项民间体育运动,唯有碰上棋逢对手的人骂才过瘾。就像打排球一样,你扣我顶,我扣你又顶,你来我往,这样才能显出精彩纷呈的体育精神和魅力。只可惜周昌还紧闭双唇,不顶不撞,太没劲了。
其实,周昌闭嘴原因有二:一是他口吃;二是,有些话,一出口就是错。于是干脆闭嘴认错,一了百了,多干净。
吕雉只得自知无趣地打发周昌走人,然后马上派人征召刘如意。刘如意是个听话的孩子,只要吕雉举起火把,他就如飞蛾扑火而来,自寻死路。果然,刘如意一接着到吕雉的诏书后,二话没说,当即起程赶往长安。
刘如意,你真的死定了。
正当吕雉对刘如意痛下屠刀时,上天给刘如意又送来了一个保护神。说来让人不可思议,此人正是年轻的皇帝——刘盈。
回首往事,刘邦之所以讨厌刘盈,就是因为他太仁慈,像个熊样,没有杀气,镇不住人。而刘邦之所以喜欢刘如意,则因为在他身上似乎集中性地继承了他老爹的精华。上天真是公平的造物主,软弱的戚姬造出了刘邦喜欢的版本孩子。剽悍的吕雉却造了一个软弱善良的刘盈。如果苍天再给刘如意十年,而刘如意也真的表现出老爹刘邦的流氓无赖之特点,或许个人命运及王朝命运即可改写。
可偏偏是,人生没有如果,历史也不会重来。
刘盈今年十七岁。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换到今天,顶多就是一个会做高考题,甚至会赶韩流,或者是早恋的高中生。然而此时,刘盈却要绞尽脑汁去保护一个比自己小五岁的异母弟弟。刘盈的想法,吕雉不理解,或许别人亦不理解。
但是,只要认真想想,其实也没什么不可理解。原因只有一个:刘如意是无辜的,刘盈是仁慈的。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他曾经有一句经典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保护你说话的权利。然而,在两千年前,刘盈却以他的行动告诉世人:我不同意刘如意夺我太子,但我誓死保护他生存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