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战神哀歌(第6/15页)
邓奉冷冷说道:“我既然无错,为何要谢罪?纵容部下残杀无辜,暴虐百姓,这样的皇帝,有什么资格君临天下?我如果想取南阳,易如反掌,用得着让别人封给我吗?”
邓晨闻言大恐,在邓奉的话中,已经表现出露骨的反意。邓晨哀求道:“为了邓家,无论如何,你就委屈一下自己。不然,我只好死在你面前,不忍见邓家因你而族灭矣。”
邓奉叹了一口气,邓晨毕竟是他的亲叔父,其貌可怜,其言可哀,于是道:“我谢罪可以,只要答应我两个条件:一、将吴汉斩首,以谢南阳百姓。二、部勒将士,从今往后,再无掳掠。”
邓晨道:“万一皇帝不肯答应呢?”
邓奉傲然道:“如果他不肯答应,那他就将多一个敌人。”
邓晨回到洛阳,将邓奉之意转告刘秀。刘秀闭目长叹,他试图用谈判来解决邓奉的问题,然而没想到的是,邓奉的谈判风格和他一样,强硬到底,不容商量。邓奉提出的第二个条件无可厚非,但第一个条件却太过苛刻,殊难满足。
在刘秀的部下之中,以河北将领这一派系最为强大,吴汉则是该派系的领袖人物,正是因为忌惮河北派系的实力,刘秀才不得不封吴汉为大司马。杀一个吴汉不难,但后果却相当可怕,彭宠已在渔阳谋反,正极力笼络刘秀麾下的河北将领,如果刘秀此时杀了吴汉,难保河北派系不会抛弃他,反归彭宠而去。
况且,杀不杀吴汉,这是刘秀的皇帝主权,邓奉要求他诛杀吴汉,是对其皇帝主权赤裸裸的干涉,他如果答应了邓奉,开了这个坏头,他作为皇帝,威严何存!
刘秀亲自致书邓奉,告以苦衷,作最后之争取。邓奉见刘秀拒杀吴汉,掷书于地,看也懒得看,冷冷说道:“惜一将之命,而不惜百姓之命,何言哉!”
建武二年(公元二十六年)十一月,邓奉发兵夺取淯阳,正式与刘秀决裂。南郡人秦丰据黎丘,自称楚黎王,攻下周边十二县,董据堵乡,许邯据杏,皆与邓奉联合,奉邓奉为主。
No.6 神威
与邓奉之战已经不可避免,昆阳大战的亲密战友,终于反目成仇,必须决出个你死我活。刘秀欲亲征邓奉,群臣死死劝住,刘秀无奈,只得另择主帅。
东汉开国功臣,计有云台二十八将,可谓人才济济,然而刘秀心里清楚,这二十八人之中,真正称得上帅才的,其实只有寥寥几个。吴汉已经被邓奉揍得满地找牙,不堪再用。邓禹远在关中,而且和邓奉又是堂兄弟,也当避嫌。冯异是救火队员,轻易不能动用。剩下的帅才,唯有岑彭。
此时岑彭官居廷尉大将军,正在南阳附近扫荡割据武装,连下数十城。刘秀急召岑彭入京,官升一级,拜为征南大将军,统领建义大将军朱祐、执金吾大将军贾复、建威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武威将军郭守、越骑将军刘宏、偏将军刘嘉诸将,兵发南阳,讨伐邓奉。无论是投入将领的级别,还是投入的兵力,都超过了刘秀的其他敌人,如东方的刘永、关中的赤眉军、河北的彭宠等。
岑彭老成持重,并不直接进攻淯阳,而是首先剪除邓奉的羽翼,先攻杏城,破之,降许邯。再击堵乡,董势危,急向邓奉求援,邓奉亲领万余人来救。
岑彭见邓奉亲自前来,畏惧其勇力,不敢正面争锋,下令全军后撤。无奈麾下诸将自视甚高,尤其贾复、耿弇二人,皆好狠斗勇之辈,拒不接受后撤命令,一定要在战场上验验邓奉的斤两——邓奉击败了大司马吴汉,如果他们能反过来击败邓奉,无疑将从此名震天下,身价倍增,就算万一输了,有吴汉给他们垫底,丢人也丢不到哪里去。
岑彭见众将不肯听令,只得布阵迎战,前后三层设防,以耿弇为第一关,贾复为第二关,自己与朱祐则为第三关。
邓奉大军赶到,耿弇率河北精骑奋勇迎击。邓奉根本不讲阵法,一上来就是疯狂冲锋,耿弇不能抵挡,死伤惨重,溃败而逃。
贾复听闻耿弇之败,私心窃喜。他就怕耿弇一不小心击败邓奉,从而抢了他的大功。于是督励士卒,严阵以待。
邓奉之攻,快如闪电,瞬间将贾复阵势摧垮。贾复在人群中狂妄叫嚣:“邓奉何在?来与我战!”话音未毕,但见一少年提马而至,看不清面目,只见一道白光,戟已击下。贾复慌忙提刀招架,早被一戟刺翻于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