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手足之断(第5/15页)
与刘縯的扬扬自得相比,刘玄却面容阴郁,显得心事重重。刘縯举杯,笑谓刘玄道:“圣公何以悒然不乐?来,将进酒,为汝寿。”
刘玄暗叹一声:刘縯啊刘縯,我都已经当了四个多月的皇帝,可你还是改不了口,还是叫我圣公。刘玄举杯,却不肯也对刘縯以字相呼,而是称其官职,客套道:“大司徒劳苦功高,正应寡人敬酒才对。”
两人相对满饮。刘玄问刘縯道:“听说文叔采天外玄铁,为你铸剑一柄。其剑锋利无匹,更胜干将莫邪。可否一观?”刘玄要看落星剑,刘縯也正有显摆之意,当即解剑呈上。
落星剑甫一出鞘,光芒森然,难以逼视。刘玄小心摩挲着剑身的花纹,试探着剑锋的寒冷。而剑竟仿佛是活的,仔细倾听,甚至都能听见呼吸之声。在刘玄的抚摸之下,落星剑渐渐苏醒,变得勃兴坚硬,发出隐隐的低吟,它渴求插入任何一具躯体,不分男女,而它将让这种插入绚烂无比。刘玄观摩良久,失神而叹:“端的好剑,真天下至宝也。”
说话间,绣衣御史申徒建长身而起,上前向刘玄跪献玉玦,道:“臣有玉玦,方是天下至宝。”刘玄一副鉴宝专家的模样,左手持剑,右手握玦,神色凝重地掂量比较,到底哪一个才更有资格称为天下至宝。
岑彭见状大惊。申徒建与刘縯有杀兄之仇,此时献玉玦,用心险恶。玦者,决也,分明是在催促刘玄早点动手。而落星剑被刘玄诳走之后,刘縯已经没了防身武器。再看李轶,恰好又离席出门而去。
朱鲔见刘玄举棋不定,心中大为懊恼,万事俱备,就等你一声令下了,想什么想呢!该深沉的时候你不深沉,不该深沉的时候你倒穷深沉。朱鲔心急火燎,然而却也只能含恨忍耐,刘玄虽然是个傀儡,但毕竟是名义上的皇帝,要杀贵为大司徒、汉信侯的刘縯,只有他才够资格下令。
刘玄掂量半天,终于有了结果,道:“玉玦虽好,寡人还是更爱落星剑。”将剑交还刘縯,以酒相祝,道:“此剑乃天外之物,放眼人间,也只有大司徒这样的盖世英雄才配得上!”
筵撤席散之后,朱鲔怒问刘玄:为何不杀?刘玄道:“我见刘縯,每如芒刺在背。甚不敢矣。”朱鲔大怒道:“竖子不足与谋。今意图暴露,再想杀刘縯,只怕难矣。”
再说刘縯回府,岑彭奔前道贺,刘縯诧异问道:“何贺之有?”岑彭笑道:“明公赴鸿门之宴,得以生脱,焉能不贺!”刘縯道:此话怎讲?岑彭正色道:“当年鸿门之宴,范增举玉玦以示项羽,意在令项羽杀高祖刘邦。今日申徒建献玉玦,正有范增之意,欲杀明公也。”
刘縯大笑道:“岑君多虑了。这帮无赖真要杀我,绝不至于如此文雅。再说了,刘玄这小子,我从小看到大,想杀我,谅他也没这个胆。你没见他还剑给我之时,那叫一个诚惶诚恐。”
岑彭心中叫苦,刘縯啊,你在战场上是何等机敏,怎么一离开战场,就变得如此迟钝麻木?于是郑重言道:“欲杀明公者,非刘玄也,乃朱鲔、李轶之辈也。”
刘縯根本不信,道:“没有我,此辈小儿焉能有今日富贵!我于此辈,有大恩也。果欲杀我,谁堪领汉军定洛阳,取长安?”
岑彭冷笑道:“这就是明公的后路?殊不知,令弟刘秀已经替你断了这条后路。官兵昆阳大败之后,已是日暮途穷之势,稍具将才者,皆可领汉军长驱直入。定洛阳,取长安,未必非明公不可。”
岑彭已经把话说得很直,那就是你刘縯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然而刘縯并没有认真在听,他已是醉意酩酊,无法作任何现实的思考,他在醉意中忽然想起了刘秀,忍不住笑骂道:“文叔这小子,冷不丁就杀出个昆阳大捷,蔫坏。噫嘻,蔫坏。”说完,伏案而睡,鼾声雷鸣。
No.5:末路悲歌
遥想当年,项羽鸿门宴上放过刘邦,最终却没有被刘邦放过,只落得四面楚歌,身首异处。朱鲔当然不愿意重复项羽的悲剧,无论如何,刘縯必须死,而且必须就死在宛城。
留给朱鲔的时间已经不多。等到汉军在宛城休整完毕,刘縯带着汉军再次出征,那便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一旦刘縯统领大军在外,和刘秀兄弟两人联手起来,想不谋反都不好意思。而在这个世上,要和刘縯兄弟两人在战场上正面开战,恐怕没有任何人会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