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皇后(第3/4页)
就算是现在,陈鸣要一闭上眼睛,耳朵边似乎就能回响起她那尖厉的哭喊,还有每一个女人似乎都天生就给点亮了天赋的念叨神功。
呃……
第二天下午,‘李昆是李琨’的消息就在整个南京传开了。
长沙侯夫人立刻前往皇宫求见皇后,在外头候了两个小时,皇宫都要闭门了,才得了皇后娘娘一句话:今天她身子乏了,就不要见了。那到底也是没能见到!
一直以来都风光无限的长沙侯府,几乎是一瞬间里就成了整个南京城幸灾乐祸的对象。
当然,对于诸多的文武官员来说,这要是倒霉的是国安那位,那就更好了。
间谍密探,永远也不得人心。
没有人知道皇帝是怎么劝下皇后的,反正整整一天皇帝都没有露面,内阁大臣请见都给免了。陈鸣一夜都没有睡觉,脑子里想的东西太多了,眼睛黑了一圈。
沃特森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到了吃晚饭的时候,震惊的沃特森夫人刀叉都掉在了盘子里。
“上帝啊,这太神奇了。”沃特森本人也被这一消息震惊了。他一时间都无法判定这一消息对于南洋的局势是好是坏。但这肯定会是一个巨大的变数!
“对于尊贵的皇后陛下,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剧。”
沃特森真不知道该怎么相容自己的感触。根据牛顿对他的介绍,如果那个说不准现在是否已经被日惹苏丹做成了烧烤的李琨没有一直隐姓埋名,他极有可能被陈汉的皇帝封为侯爵。
因为从好多年前开始,中国就有这样的规矩。皇帝册封皇后的父兄为侯!
可以说李琨的身份要远远比日惹苏丹高出许多。
而这个李琨既然因为尊严的原因一直隐姓埋名,和他的父母妻儿一起以平民的身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却又因为给自己的外甥——帝国的皇长子购买礼物而遭遇这样悲惨的事情,这实在是命运的神奇。
就个人感情上说,沃特森佩服李琨这样的一个人。这是一个有着很高的自我道德规范的一个人。不为单纯的财富权势和荣华所诱惑。
可作为一个大不列颠王国的特使,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必须用利益得失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
“这件事应该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巴达维亚。”这让才能让这件突发事情发挥出最大的利益,“但愿广东的领事馆能够担负起这个责任。”
……
皇宫里,经过一天时间的缓冲,李小妹的精神初步稳定了下来。
晚上李小妹双手紧紧地抱着陈鸣的腰,自己将身子完全依偎在陈鸣的胸前,陈鸣能感觉的出她时不时在发抖。显然当了这么些年皇后的李小妹不是一个没脑子的人。
她很清楚现在的时间距离李琨被日惹苏丹抓走已经有多长的时日了。按照事件最初的报到,很可能控制泗水的先遣舰队直接派人前往日惹都来不及救下李琨的性命。更不用说这么长时间过去了。
现在李琨被烧成灰的可能远比他还活着的可能更大。
陈鸣没有说什么李琨若是死了,他会血洗了日惹之类的话。他觉得这会更刺激李小妹。但是李琨要真的被哈孟古·布沃诺二世烧成灰了,陈鸣敢保证,刚刚建立起来二十多年的日惹苏丹国也没必要继续存在了。
“我要那个人死!”
几个字很简简单单,但李小妹的声音中却孕育着一股泰山不移的坚定。
她的做法也万分简单,联系唐飞鹏,然后向陈鸣要了一处婆罗洲上的军事训练基地。
“一切费用由我负责。”
“李琨最好还是别死吧,李父李母也千万别有事。否则陈亮会被李小妹记恨一辈子的。”
整个中国的注意力都似乎瞬间从南洋转了回来,也不再投入到对朝鲜战事的关注和对中英中俄的谈判上来了,而是全副精力都集中到了琼州,集中到了国丈、国舅的头上。
皇家的大八卦对于中国百姓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
老百姓们总是对于自己够不到的阶层充满好奇。这种好奇就算是到了21世纪,也依旧如故。
英国王室的那摊烂事不就是这样么。
就算是原来的历史中,民间对于正德帝与李凤姐,对于多尔衮和孝庄,对于顺治和董鄂妃的编排,对于康麻子乾隆,乃至慈禧与荣禄的编排,也未尝没有这种心理作用的因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