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唐人的人!(第2/4页)

但是你还别说,扯上了一个联合法庭外皮后的‘治外法权’,真的在一定程度上迷惑了日本。而陈鸣也没要人短时里就立刻表现出治外法权的‘威力’,反而指示法院系统选派优异法官前往日本,在任何一件案件的审判过程中都必须做到公正无私。

说真的,在很大程度上,这个联合法庭对于日本人还是有着很大助益的。因为对比此刻中国的各方面律法,日本的法律还是过于简单了一些。自从唐时的日本人根据唐朝律令颁布了《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开始,日本法律就一直从属于中国法系统,包括镰仓幕府的《贞永式目》和德川幕府的《御定书百条》,日本的法律即使有一些自我变化,自我的发展,可总体框架上还是没有脱开中国传统法系的束缚,还是依托中国之道德哲学和崇拜祖先的习惯及封建制度生成的。

但是现在中国的法律却在与西方相结合,很多的司法界人士都主张学秦律,不是学习秦律的具体规定,而是学习秦律的思想主张,主张——诸事皆有法式,诸事皆决于法。可以想象,当中日联合法庭成立之后,日本的法官和法律界会再一次受到震动。

中国对日本也不要什么赔偿,更没有战争赔款,还贷款了5000万华元给德川幕府,这5000万华元可以被德川幕府拿来自中国购买任何的器械和物质,包括军火在内。但是在三年后日本要偿还的就不是5000万华元了,而是整整三十万两的黄金。

中国还可以公开在日本招募武士,同时中国也会对德川幕府和地方大名敞开自己大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的几十所高等院校,可以拿出一部分生源名额给日本,这里面就包括着日本上下极为炙热眼红的诸军事院校,陆军、海军、骑兵、炮兵等等,各类的军事院校。

中日双方互设外交机构,在通商口岸中方设立领事馆。中国商贸银行在日本设立分行……

……

朗朗的禀奏声中,中日双方完全遗忘了萨摩藩。在中日之间的缔约当中,萨摩藩似乎不存在了一样,因为中国不干涉日本的内政么。后者可不是中国的属国,从法理上说萨摩藩那是属于日本人自己的事。

对比历史上的中英《南京条约》,这份京都的《中日友好条约》可真的友好的太多了。但事情要一点点的来,现在两边有了更大的交流渠道,更多地关乎中国的事情就会传到日本去,当一个个日本来的留学生从中国回到日本,那他们就是千年之前的‘遣唐使’再演。

搁置争议,先求发展。

中日现在的外交关系就是如此。

当中国的国家社会发展全方位的体现出了自我的绝对优势的时候,日本再一次跪下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陈鸣身心都是兴奋地,不是因为一两个月里唐飞鹏他们从中赚取了多大的利润,而是单纯的因为这种欺压日本的爽感。从昨天下午接到日本传到的王俊奏折之后,陈鸣浑身的热血都在汹涌咆哮。

“既然已经签订条约,该我朝履行的就尽快敲定下来。”比如留学生之类的,还要给予妥善的照顾,这些人就是一颗颗‘中日友好’的种子,谁敢说里头就没有几个吉备真备第二、阿倍仲麻吕第二的?

再说了,依靠着中国一千多年里对于日本的积威和影响,眼下这场战争过后,日本人对中国还能保留着几分抵抗意思呢?

就如唐朝的白村江战役,一战而重定远东政治格局。

“还有让商贸银行尽快进入日本。”

“臣遵旨。”陈聪领旨。

有了商贸银行的进入,中国在日本进行金银贵金属出入就方便多了。而且三年之后,德川幕府还期盼着中国华元能够与日圆挂钩呢。

“大都督府对于在日本招募武士可有计划?”

“回皇上。大都督府已经制定下了详细的章程,今天前往日本的招募人员就会出发。”陈二宝忙高声回道。他是知道陈鸣的计划打算的,大军对于南洋的进攻计划就要展开了。而日本的武士是一群很好用的打手。

治安队到南洋还没有多少日子,就已经得到了认可。这些武士劈起人来很利索,不怕死亡,更不怕吃苦。清理起婆罗洲上的那些土著猴子来很给力。

毕竟那些南洋猴子现在都躲到密林中去了,而雨林之中是不适合线列兵展开队伍的。西婆罗洲上被武装训练起来的华人守卫队说是民兵,可谁都知道,那都是按照正规部队组建的正规军,平地上的战斗当然是碾压土著猴子,但进到了密林中就显得优势大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