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江山多娇(第8/21页)
八月十四日晚六时,风狂雨暴,红军对岷县县城以及外围要地二郎山同时发动了攻击。
整整一个晚上,红军以一个团的兵力反复攻击二郎山阵地。防守山顶大碉堡的王咸一的一个团几乎伤亡殆尽。天蒙蒙亮的时候,碉堡里只剩下一个排的官兵在苦撑着,他们已经没有弹药了。红军利用云梯攀上大碉堡,在碉堡的顶上与敌人展开白刃战,眼看着碉堡即将陷落,鲁大昌派来的蒋汉城旅到了。冲在最前面的是杨伯达营,全营每人手持两把驳壳枪,左右射击,火力猛烈,从山脚一直冲到碉堡下面。最后红军退去,而杨伯达营包括营长和连长在内全部负伤,排长伤亡一半,士兵伤亡了三分之一。
鲁大昌分析了战场形势,感到问题严重了:二郎山需要继续增加兵力,但是他的新编十四师已经无兵可调。他立即给兰州绥靖公署打电报请求增援:“敌众我寡,防阔兵单,数日以来,后续共军越来越多。职部以寡敌众,颇多伤亡,总不惜孤注一掷,究无裨国家之寸土,恳请速令就近部队,来岷协防,借固吾圉。”鲁大昌的电报发出后不久,蒋介石亲自回电了:“已派队应援并补给,希督励所部杀贼,勇建殊勋。”跟着,张学良的电报也到了:“攻岷县与陇西之共军,系敌三十军之第八十八、八十九两师,九军之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三师。敌五军现围攻岷县,其口号为消灭在甘之中央军。现毛[毛炳文]军增援,虽被敌牵制,而周[周浑元]师北开援军,计日可达,万望沉着应战,以竟全功。”——两个大人物亲自打来电报,鲁大昌有点受宠若惊,立即上街去巡查城防。
但是到了傍晚,还是昨天的那个时辰,狂风又起,红军以主力攻击二郎山,以另一部攻击岷县县城,致使鲁大昌的部队终“不能彼此兼顾”。午夜十二时,二郎山阵地被红军突破。鲁大昌焦急万分,命令梁应奎和蒋汉城的两个旅立即组织敢死队,由两个旅长亲自率领,由县城的小南门冲出去,直奔距离城门一公里的二郎山阻击阵地,同时命令迫击炮和机枪集中火力掩护。凌晨四点,消息传来,二郎山阵地保住了,但是官兵伤亡巨大,九个步兵连中七个连长生死不明,一个团的兵力只剩下了四百人。
而在二郎山阵地前的战壕里,红军官兵的尸体已有千余。
十六日,国民党军的飞机往岷县县城内空投了大量的子弹、炮弹和粮食。但是在晚上的战斗中,红军的攻势更加凶猛,整整一夜轮番进攻,不曾有过一刻停止。鲁大昌的二郎山阵地虽没丢失,但是与县城的联络中断了。十七日清晨,红军的一部开始攻进县城南关,鲁大昌命令城墙上的两个团用机枪掩护,动用预备队进行反击,双方在南关的街巷中用大刀、刺刀和手榴弹战斗。两个小时后,红军撤走了。为了防止红军再度攻城,鲁大昌下令把南关一带的民房全部拆除,限居民五个小时内一律搬走。同时还决定,放弃岷县外的一切阵地,死守二郎山和县城。最后,鲁大昌把开战以来唯一允许军民通行的北门也彻底封闭了,“以示全城军民破釜沉舟之决心”。这一天,鲁大昌还发放了赏金:“以团为单位,凡能固守二郎山三天三夜者,各赏现洋四千元。”
但是,到了十八日凌晨的时候,县城的东、西城门都出现了危机,红军的攻击部队逐步逼近。鲁大昌严令部队不准撤退,而且要立即组织反击。反击的敌人与红军警戒哨接触的时候,占领了县城边缘的红军大部队正在做饭,饭锅里煮着黄米粥、炖着牛肉。双方即刻在锅前开始了肉搏战。红军撤离之后,有报告送到了鲁大昌面前,报告说:进攻岷县县城的红军部队“全系第九军之教导营和工兵营,官兵年龄,半系十三至二十一岁之间”。
蒋介石再一次亲自致电鲁大昌:“该师应鼓励士气,凭城固守。中正已派飞机三架,增援接济,望勿顾虑。”
鲁大昌接到侦察情报,说红军正在城外广泛征集木头、柴草、木板,制造攻城的云梯,扬言“不把县城攻破决不罢休”。果然,二十二日晚上,红军动用了一百多架云梯,开始了前仆后继的攻城。红军的攻击持续了整整三天,双方在城墙两侧形成了残酷持久的拉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