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山河苍茫(第14/15页)

袭击是突然间开始的,红二十五军二二四团在混乱中开始迎战,手枪团冲了上去向蜂拥而来的国民党军抡起大刀,其他两个团迅速展开应敌阵形。二二三团五连一排排长用几台大轱辘车挡住了通往镇子的路,敌人的一队骑兵被堵在了这里,红军官兵躲在车轱辘后面扔出手榴弹,手榴弹硝烟散尽后,五连被敌人密集的子弹打倒了一片。这时,一个叫薛云阶的参谋惊慌地喊叫起来:“我们被包围了!我们被包围了!”他的喊叫令红军瞬间出现了撤退的迹象。在这个关键时刻,军政委吴焕先提着大刀冲了过来,他厉声喊道:“谁也不准撤退!撤退就等于自己找死!现在只有冲上去和敌人拼了!共产党员跟我上!”说完,吴焕先举起大刀率先向敌人扑了上去,红军官兵跟随着他,残酷的肉搏战开始了。

吴焕先,湖北黄安人,十九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枪会会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黄安县委组织部部长、鄂东暴动委员会委员等。当地的地主豪绅对他恨之入骨,勾结土匪把他的父亲、哥哥、嫂子和弟弟全部杀害,全家只有母亲一人幸免。母亲说:“只有打倒了军阀和地主,咱们才有活路,儿子从此就是革命的人了!”吴焕先在他的家门口支起了铁匠炉,昼夜不停地打制大刀和梭镖,然后组织起一支农民武装。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他参加领导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吴焕先出任红二十五军军长,一九三四年四月任红二十五军政委。他和红军官兵有着深厚的情谊。在部队最困难的时候,他的妻子听说红军断了粮,就背着讨要来的一些米和鸡蛋千里迢迢送到部队,在亲眼看着丈夫把米和鸡蛋送到了伤员那里后,这个已经十分虚弱的女人离开了部队。从此,吴焕先再也没有了妻子的音信。后来战士们才知道,军长的妻子在那次离开部队后饿死在了山里的草丛中。他的母亲为了躲避国民党军的捕杀,一路讨饭找到了部队找到了儿子,艰难的日子里母子相见使红军官兵都为他们的军长高兴。官兵们不忍军长的母亲再到处乞讨,建议把母亲留在部队里,但是吴焕先坚决不同意。母亲理解儿子,走了。这一走,直到吴焕先牺牲,他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

战斗一直持续到天黑以后,由于国民党军固守在坚固的工事里,红军的反击始终无法突破,于是战场陷入僵持。

雨雪还在继续下着。红二十五军的领导认为,在目前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在平坦的平原上与敌人决战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必须立即脱离战场,尽快进入预定的伏牛山区。

当夜,红二十五军绕过敌人的阵地,沿着弯曲的小路在寒冷的狂风中开始秘密突围。红军官兵不顾极度的饥饿和疲劳,伤病员们忍受着剧烈的伤痛,彼此相互鼓励着坚持前进。天亮之前,他们终于穿过了南阳至许昌的公路。

国民党军发觉红军已经脱离战场便立即展开了追击。

这时候,红二十五军面前出现了一条大河——澧河。

红军官兵知道,只要渡过澧河,就进入伏牛山了。

隔河望去,伏牛山莽莽苍苍。

澧河边有一个叫孤石山的渡口,当红二十五军到达这里准备渡河时,大量的敌军从南北两面压了过来。

向红二十五军进攻的是国民党军第四十军骑兵第五师和第一一五旅又一个骑兵团。其中的一部分骑兵已经越过红二十五军,占领了澧河对岸的高地,把红二十五军进入伏牛山的道路封锁了。

徐海东命令前卫二二三团无论付出多大牺牲也要坚决强渡澧河,并把对岸的国民党骑兵消灭,为全军开辟进山的道路。

河水冰冷,火网炽热。

红二十五军官兵拼出最后的气力一边抵抗敌人的阻击,一边跳入河水中奋力向对岸游去。连日的作战使国民党军万分疲惫,恶劣的天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士气,更令他们心惊的是眼前这些还是孩子的红军战士面对子弹脸上显现出的慷慨赴死的神情。

红二十五军终于冲过了澧河,进入了伏牛山的大山之中。

刚刚进山,吴焕先就说:“同志们,咱们来了三个团的增援!”官兵们惊讶之余,顺着政委的手臂看去,他们看见了伏牛山三座高高的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