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山河苍茫(第11/15页)

红二十五军在军长吴焕先的带领下进入了天台山。这里曾经是皖西北苏区的中心地带,但在国民党军毁灭性的“清剿”下几乎成了无人区。国民党军几乎天天都在搜山。在一个叫仰天窝的地方,红二十五军被三个团的敌人包围,红军官兵用大刀、梭镖和石头与敌人搏斗。为了掩护部队突围,军长吴焕先带领一个排冲出去吸引敌人,敌人在追赶中大喊:“抓活的!抓活的!”当吴焕先的衣角几乎被敌人拉住的时候,他把随身携带的一袋银元撒了出去,在国民党军争抢之际得以逃脱。晚上,部队重新集合的时候,吴焕先发现除了牺牲的官兵外,没有一个人脱离队伍,年轻的红军军长对更年轻的红军士兵说:“我们都是革命的坚定分子!”

红二十五军的少年们无疑具有极其坚定的革命意志,但是拥有幻想的年龄仍会使他们不时困惑地发问:明天我们到哪里去呢?

这个问题也同样困扰着鄂豫皖省委。经过研究,省委决定派人去寻找共产党中央,当面请示工作并要求中央支援一些军事干部。被派出寻找中央的人是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部长成仿吾。

成仿吾从天台山一个名叫高山岗的村庄出发,一支持有四十把盒子枪的红军便衣队负责护送。由于国民党军队封锁严密,省委特派员成仿吾跟着便衣队打了一个多月的游击,才在湖北北部的广水火车站上了火车。

到达上海后,成仿吾找了一个多月也没找到共产党中央。于是,他找到了与鲁迅有联系的内山书店,通过书店经理的安排,成仿吾在上海外滩的一间咖啡馆里见到了鲁迅。从鲁迅的口中成仿吾得知党中央已经去了中央苏区,目前留在上海的只有一个中央局。成仿吾通过鲁迅和中央局接上了关系,中央局安排他和几个去苏区参加五中全会的代表一起去瑞金。成仿吾到达瑞金的时候,正是中央苏区军事形势异常紧张的时刻。成仿吾向中央汇报了工作,中央决定派正在红军大学学习的独立第二十二师师长程子华到红二十五军去。程子华临行前,周恩来亲自向他交代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率领红二十五军到更有利于发展的地方去创建新的根据地。

到达鄂豫皖苏区的地域后,在一个叫卡房的地方,程子华见到了中共鄂东北地委书记兼游击总指挥郑位三。那时,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都在皖西北。关于红二十五军到底去哪里的问题,程子华建议要走就走得远一点,比如去河南西部的伏牛山地区。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四日,在皖西北的大山里与国民党军周旋的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收到了郑位三的来信,信上只有一句话:“中央派来程子华同志送来了重要指示,已到我处,请你们接信后,火速率领红二十五军到鄂东来。”信是九月写的,并不漫长的路,送信的名叫陈锦绣的同志竟然走了两个多月,可见沿途国民党军队封锁之严。尽管如此,这封信的到来还是令鄂豫皖省委书记徐宝珊和红二十五军领导吴焕先、徐海东等人兴奋异常。红二十五军刚与国民党军上官云相的第四十七师打了一仗,激战进行了两夜一天,撤出战斗后的军领导正在为下一步怎么办苦思冥想,现在党中央不但派人来了,还带来了重要的指示,顿时,大家都觉得革命的前景定会如同这位送信人的名字一样美好起来。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六日,红二十五军开始西进。

这时,张学良东北军的第一〇七、第一〇九、第一一〇、第一一七、第一二九师共五个整师已经在红二十五军西进的路上设置了数道封锁线。

红二十五军出发后的第二天,突袭了东北军第一〇九师的一个工兵营,然后又与企图阻截的第一〇七师的两个团发生了战斗。当晚,红二十五军强行军一百三十里,拂晓时分逼近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为了摆脱追击,避免陷入包围,体力消耗已到极限的红军官兵疾速地且战且行。八日上午,他们到达了河南南部光山县扶山寨地区。红军停下了突进的脚步准备稍事休息。然而,追击来的东北军第一〇七师和第一一七师各一部共四个团,以及国民党军刘镇华部的第六十四、第六十五师共六个团,从东西两面开始了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