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故人们(第3/6页)
消息传出,各国哗然,而最受震撼的还是印度人,刚刚被血腥镇压的印度大起义,仇恨的种子还未消退,在印度人互相传播的小道消息中,中国人已经与英国全面开战,民族主义者们,立时揭竿而起,声援中国人,抗击英国殖民者。
印度境内,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驱逐英国人运动,而在阿坎德地区,数个部落更发表联合声明,成立阿坎德自治领,不再向英国政府缴税。
显然局势的发展,大大出乎英国人的意料,更出乎中国人的预料,局面颇有些失控的感觉。
在北京,帝国外务部和英国公使展开了日以继夜的讨论。
而叶昭,也不免苦笑,自己是不是要玩火自焚呢?
本来的目标,能打击下英国人的气焰便可,谁知道重步兵山地营下手极狠,全歼了英国一个步兵连,这可是近年来英国人在殖民地遭遇的最惨痛失利,消息传出,更是越来越夸张,又被印度民族主义者利用,宣传为中国与英国全面开战,帮助印度人独立,而且北方强大的邻国,完全有实力与英国人抗衡,这使得对英国人仇恨还未消失的印度人,纷纷揭竿而起。
听闻,英国人地中海舰队已经浩浩荡荡通过苏伊士运河,而且开始在各殖民地发布征兵令,显然,英国人最高层已经判定,中国人意图染指印度,更支持印度人的独立运动,为了不失去这颗女王皇冠上的珍珠,只能以武力教训在东方越来越跋扈的远东霸主,令其知道,到底谁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俄国人,也开始蠢蠢欲动,向东南线集结兵力。
战事一旦爆发,毫无疑问,中国将会同时面对英俄的强大压力,一个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一个则有着深不可测的战争潜力。
11月初,帝国发布全军动员令,数日后,帝国舰队出现在坤甸,同新嘉坡的英国印度舰队对峙。
只要看报纸稍微关心国际形势的帝国公民便能感觉到,与英国人爆发战争的危险。
很快,朱雀会发起了“人人捐款,共赴国难”的运动,一时应者云集,短短半个月,全国各地捐款数目便超过了亿元(千万银元)。
……
伦敦白金汉宫。
今年五月份在各殖民地刚刚举行过盛大的女王五十岁生日庆典,这位号称欧洲祖母的英国女王,带领大英走向最强盛维多利亚时代的伟大女性,此时,脸色严峻,正静静倾听中国使者的陈述。
壮观无比的白色会客厅,用白、金两色装饰,室内有精致的加剧和豪华的地毯,均是英、法工匠的艺术品,是欧洲文化的象征。
帝国驻伦敦公使梁崇明,从帝国未立国时便出使英伦,如今,已经快九个年头了,再过几个月,本是新公使到任之时,而京师的风声,他将会被任命为外务部首席副大臣,谁知道即将卸任之时,便遇到了如此严重的事件,也不知道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
梁崇明英文已经流利无比,会客室内,除了远远站在豪华金色大门旁的侍女,便只有梁崇明和维多利亚女王两人。
梁崇明知道,英国虽然是立宪制,但维多利亚女王对英国政局有着非同一般的掌控。现今在与中国的冲突上,英国各党派的主张混乱无比,叫嚣宣战也好,主张冷静处理也好,都少不了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博弈,甚至一些军火商也掺和进来,是以要同那些各怀鬼胎的政治人物打交道,还不如直接与女王进行交流,而维多利亚女王似乎也想到了这一点,不等梁崇明提出拜会请求,主动约见了他。
“如陛下所知,我国并无与贵国争夺印度之野心,印度人的独立运动,我国也不会予以支持。”
“我国并不畏惧战争,而贵国在远东之政策,颇有值得商榷之处,为何我国海军不能进入印度洋打击海盗为我之商船护航?我国愿与所有欧洲国家公平贸易,但是陛下,不得不说,欧洲人的心态自高自大,仍未将我国视为平等之一员。”
听着梁崇明的慷慨陈词,说到这儿的时候维多利亚女王就笑了,说:“公使先生,请不要再玩弄东方人的文字游戏,你应该比谁都清楚,贵国令欧洲一些国家产生的恐慌。相信对于你的委屈,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会有不同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