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英裔美国人的社会状况(第8/9页)

[29][注意]“≠此处引用了肯特的作品和利皮特的分析,以及一篇关于法国的继承法和限定继承权如何比美国法律更民主的评论。≠”

在1834年,托克维尔觉得自己需要他人的协助,以便了解美国的组织机构和阅读美国的书籍、手册和法典。下文的广告出现在抄写员博内尔的一个笔记本中:

现需要一名来自美利坚合众国的接受过博雅教育的美国人——你得愿意研究美国的政治法律和历史著作,且能够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内每天花费2~3个小时从事这份工作。不限工作时段。

请在上午10点之前或下午2点至4点之间拜访维尔纳伊街道第49号的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先生。

一式五份。(YTC,CVh,第二册,第85页)

这则广告似乎并未公开。弗朗西斯·利皮特表明他在美国驻巴黎代表团的推荐下获得了这份工作,大概是纳撒尼尔·奈尔斯或爱德华·利文斯顿引荐的。在写给丹尼尔·吉尔曼的一封信中(丹尼尔·C. 吉尔曼:《60年之后的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与他的〈论美国的民主〉》,《世纪画报月刊》,第56卷,1898年5月至10月,第705至715页),弗朗西斯·利皮特声称他的工作主要包括阅读并总结书籍、剪报、法律合集。另一名曾经协助过托克维尔的美国人西奥多·赛奇威克无疑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他的谈话似乎帮助托克维尔完成了该书某些内容的创作(也可参阅乔治·W. 皮尔森撰写的《托克维尔与博蒙的美国行》,第731至734页)。

[30][注意]“≠此处指的是利文斯顿家族和范伦塞勒家族。≠”

[31]在托克维尔旅行的时候,他遇到了查尔斯·卡罗尔——独立宣言的签署人以及美国那时最富有的人之一。1831年11月8日,托克维尔在一封收件人不明的信件中提到了他:“[查尔斯·卡罗尔],一个95岁的小老头,看上去像箭一样笔直……亲眼目睹所有大家族在新继承法的作用下消失不见。60年来,他目睹这些大家族的后代变得更贫穷,贵族家族消失,而民主就像曾经的大地主那样掌控权势。”(YTC,BIa2)

[32]在空白处:“≠在这里,我认为制造业带来的个人财富的累积导致不平等出现。≠”

[33]民主。/

对民主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巨大的财富不存在,而是巨大的财富不停留在同一批人手中。凭借这种方式,虽然富人的确存在,但是他们不会组成一个阶级。

在现在的美国,工商业也许比60年前创造了更多财富。然而,长子继承权和限定继承权的废除使得民主以及民主主义情感、利益、准则、品位在现在比60年前发挥了更强大的作用。

此外,平等的政治权利引入了一种强大的、全新的民主元素。

美国社会一直都具备民主主义本质,而大革命使民主主义原则逐渐转变为法律。(YTC,CVe,第60至61页)

[34]埃尔韦·德·托克维尔:

此处的转折必须修正。上文描述了关于平等分配法则的作用的内容,其与西部新建诸州没有任何关联。我认为你应该这样阐述:我们在上文探讨的东部、南部地区的财富平均化和地位平等化尚无法完整呈现出新建诸州所创建的一切,等等。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种思想。作者切不可惧于提及一些使人联想到前文的词语。这些词语是想象力的支撑点,其使想象力重回正轨,使前后阐述的观点形成对比。(YTC,CIIIb,第二册,第97页)

[35]有人在该段落和前两个段落旁画下大括弧,并在空白处写道:“≠我认为应当舍去这几个段落,因为其包含的内容超过了社会状况的范畴。可以问问古斯塔夫和路易斯的看法。≠”

[36]在此处,托克维尔指的也许是苏丹。——译者注

[37]埃尔韦·德·托克维尔:

整个段落的内容非常含糊。我不知道我是否理解它,但在我看来其阐述的内容不甚正确。人类想获得平等不是为了变得强大并赢得他人尊敬,而是出于人类的自尊,出于一种大致可被理解为人类尊严的情感。束缚之所以产生,不是因为弱者想将强者拉到与其相当的水平。束缚是一种堕落状态,它不是任何国家或者任何国家的组成元素做出的选择。它因不断失去自由的国家的恶习而产生。国家的自由之所以不断流失,是因为国家不知道如何利用自由或者因为国家过于软弱而不知道如何令自身摆脱暴君的统治。疲劳或者怯弱,堕落或者憎恶,才是束缚产生的原因;而不是因为人们宁愿享有束缚的平等,也不愿意享有自由的不平等。这不是一种偏好,而是一种异议。(YTC,CIIIb,第二册,第98至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