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北上寻兄(第3/4页)

“爱,可惜了!”有人慨叹道,“党项人的兵器盔甲都是抢手货,这一下子可就没法子交易了,战事一起,边关必然封锁,我等又少了一项财源啊!”

“谁说不是啊——”众人纷纷附和道。

“李继迁——”我听得这个名字,觉得非常耳熟,想了半天才记了起来,这人似乎就是后来建立西夏国的李元昊的祖父辈人物,整合了党项各部却没有急于称帝立国,而是游走在大宋与契丹两个大国之间获取利益,当真是个人物。

只是关西不是郑途他们家的地盘么,他们竟然能够容忍外族坐大?我想了想,却也没有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结论来。

“六哥,什么时候我们也去西北看看?听说那里风光很不同呢!”七郎忽然建议道。

“什么风光不同?我看你是没有仗打,心里面憋得难受吧?”我摇了摇头说道,“想去西北,也得先落实了老四和老五的消息,更何况西北民风骠悍,部族势力强盛,没有一只强悍的兵马就想去同党项人开战,无疑是自己寻死罢了!现在六哥我手下一个兵都没有,去了不是送死是什么?”

“看看有什么打紧的?再说我家的私兵也不在少数啊——”七郎对我的话似乎有些不以为然,低声嘟囔着。

峭石千重立;藤萝百道开。万圣今朝清真地;五岳光中自在天。

五台山,方圆五百余里,高千丈,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左邻恒岳,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长流一带;北凌紫塞,遏万里之烟尘;南护中原,为大国之屏蔽。山之形势,难以尽言。五峰中立,千嶂环开。曲尽窈窕,锁千道之长溪。叠翠回岚,幕百重之峻岭。岿巍敦厚,他山莫比。又因山中盛夏气候凉爽宜人,故别名清凉山。

“你说五哥可能就在这清凉山上?”望着苍茫山岳,七郎很是有些不信。

我点了点头。

“当和尚?”七郎有些不能置信地又问了一句。

我仍是点了点头。

“为什么?”七郎有些悲愤。

我默然无语以对。

天知道他为什么会出家!

“山上这么多的寺庙,我们要找到什么时候?”七郎心中烦闷,将身前的一块儿石头一脚踢飞出去,有些不爽地问道。

五台山上,香火鼎盛的时候,有寺庙三百余座,此时虽然很多已经破败了,也有上百座仍然有僧侣住持,一家一家地寻上门去找,还不得花上几个月啊!

“庙虽然多,可是叫虚谷的和尚应该只有一个。”我回答道。

“五哥的师父?”七郎问道。

“不错。”我点了点头。

虚谷的名声居然很响亮,我们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找到了他的老窝。

庙居然很大,而且是新修的,看着崭新的朱漆大门和门首的兽头,我越发坚定了心中的猜测,这老和尚铁定是个善于诱拐的秃驴,五郎一定是着了他的道儿了!

“啪啪啪啪——”七郎用力地拍打着门上的铜环。

“吱呀——”一声,大门打开,露出一个青青的秃头来。

“阿弥陀佛——”小和尚有些疑惑地看了我们两眼,口中说道,“两位施主,本寺近来闭门谢客,如果是为了烧香还原或是求佛庇护,还请到别家去吧?”说着就要关上大门。

“闭门谢客?怎么可能!”我故意瞪大了眼睛呵斥道,“明明是虚谷老和尚约我来此的,他怎么会突然闭门谢客?方才还有人跟我说见到他,莫非是消遣本人不成?”

“这个——”小和尚有些语塞,抓了抓光秃秃的脑皮,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

七郎在一旁呵斥道,“莫非你不是这死中的僧人?我明明记得上次来的时候,就没有见过有你这么一个和尚!虚谷这老家伙欠了我的银子一直不还,难道想要赖帐不成?今次小爷我一定要讨回这个公道来——”接着便扯起嗓子朝里面寒道,“老和尚,债主上门了!”

“施主莫要信口雌黄!”那小和尚见我们两个人似乎有意向里闯,急的脸色通红,连忙拦在我们前面,大声辩驳道,“我家住持德行昭昭,清凉山上谁人不知?你等如此诬蔑,小心下拔舌地狱!”

“欠债要还,天经地义!”我在后面接着说道,“小和尚,还是叫你家住持出来吧,这么躲着是不行的,德行有亏的人,不要说证得金身罗汉,就是能不能寿终正寝还是个问题。我们来讨债,是给你家住持大和尚一个改过的机会!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嘛!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