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 塘沽停战协定(第5/12页)
塘沽停战协定后一年的《大公报》有短评曰:“五月廿三这个日子,至少平津的人们应该还没有忘记掉。去年的五月廿二日,北平眼看要有街市战的最紧急一天,北平官署已经准备移保定,几列专车在车站升着火,从北平开出的火车都满载着避难的人民。但同时在晚间起,开了休战谈判,到天明二十三,决定了大纲,本报在午前七时发出报告形势急转的号外。今年今日,游公园看花的市民们,想一想我们这一年毕竟做过些什么工作?得到了什么进步?”实际,岂但准备移保定,一部分已经到石家庄。岂但火车满载难民,载不了而等候在车站者更不计其数。惟最后两句是真的:过了一年,丝毫没有进步。
一般人以为要停战即停战,但看中国人肯不肯;亦有人以为膺白与日本不知有多少关系,他要如何便如何;亦有人以为日本人要他如何便如何。此皆过于简单,缺乏常识。膺白这次匆促受命,系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及行政院长,蒋、汪二先生之邀,他亦以蒋、汪二先生为代表中央,他的报告、建议,请示都对蒋、汪二先生。与他工作有关的中央部会,亦由蒋、汪二先生联系。不知者以为他不买别人的账,国民更以为中有秘密,都是误会的。在北平,凡与日本人会商之事,无不与何敬之先生共同,派出代表亦军分会、政整会各指定而相合作。政府希望《塘沽协定》不超过上年《淞沪协定》,并不用文字规定。淞沪之战,尽东南精锐,国际亦利害所关,日本是孤军登陆;然首都仓皇迁洛阳,浏河一失,不得不谋停战,停战亦终以文字规定。华北毗连伪满,日本关东军可源源而来,不受其本国节制。平津且有《辛丑条约》许各国驻军,日本驻屯军可以自由出入。淞沪当时不至有伪组织,华北则酝酿伪组织者比比皆是。内外情形非一股人可以想象,亦难与淞沪比拟。
以下是膺白到平以后,五月十八日至五月卅日《塘沽停战协定》签字,与政府往来之电:
北平何部长敬之兄、黄部长季宽兄、并转黄委员长膺白兄:闻膺白兄在天津遇险,至念,祈加意珍卫。美总统申请书想已阅及,国人或又将兴奋,以为得此声援,无须对日缓和。但远水不救近火,此时务须依预定政策,保全平津,徐谋转圜,于各国未以实力共同作战之前,不易方针,是为至要。兆铭巧。(廿二、五、十八)
北平何部长敬之兄、黄部长季宽兄:马未、马酉两电敬悉。(1)军费自当尽力筹措,政府存在一日,决一日不放弃责任。其筹措方法,容与财政部商定再告。(2)我军应付方案,政府实难遥制,兹授权敬之、季宽、膺白三兄便宜处置,安危荣辱与兄等共之。即使国人不谅,只求无忝于职,无愧于心,一切皆非所计也,敬复。汪兆铭马亥。(廿二、五、廿一)
北平黄委员长膺白先生:马亥电计达。欲谋停战,须向对方问明条件,由负责长官决定其可答应与否。弟以为除签字于承认伪国、割让四省之条约外,其他条件皆可答应。且弟决不听兄独任其难,弟必挺身负责,乞速与敬之、季宽、岳军诸兄切实进行为盼。兆铭养。(廿二、五、廿二)
南京汪院长:马亥电奉悉。近日对方态度骤变,本晨已另电详告,想蒙钧阅。连日专制造小问题迫我,并无条件提出。略取平津虽尚未必,而包围平津迫我接受严酷之条件,不可不防,现正在慎重应付中。电稿未毕,闻天津日司令要求北宁路备车,明日要运兵五百名来平护侨,按《辛丑条约》无法拒绝,敬之兄约晚间召集会议,商筹应付,附闻。郛祃。(廿二、五、廿二)
南京汪院长、南昌蒋总司令:抵平五日,危疑震撼,不可言喻。自美国申请书发表后,日方态度骤变,既往工作尽付流水,赵敬时案又适逢其会而发生。昨晚敬之兄召集军事会议,已决定在白河线作最后抵抗,但平津若动摇,则前在沪所商定之六百万,事实上又成空话。财政如无新途径以资接济,而维军心,则全部华北情形将不知纷乱至何程度,应请中央预为注意。郛等进止,尤须请示。北平既入战区范围,政整会自无工作余地,现虽尚未成立,拟至必要时即随军事机关转进,或即南旋面陈经过,如何盼复。郛养。(廿二、五、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