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 塘沽停战协定(第10/12页)

本年五月十四日,国联为东北邮政问题亦郑重声明:各会员国纵与满洲国发生邮政关系,不能视为国家与国家间或政府与政府间之关系。

故中国与“伪满”交通实际本未断,中国银行未撤退。邮政隔绝亦仍绕道,徒使关内外中国人民不便,关外直鲁移民,家属多在关内,后来通邮办法,系另订邮票,不用伪满年月而用公历,以后随文陆续另详。

至停战以后接收北宁路情形,以及通车以后对中国的利害,录取下列北宁、平绥铁路在“华北政务报告摘要”原文,可知梗概。北宁路影响其他全国各路,平绥路在此期间整顿债务,使“债权者”“债务者”都因清理而有前途。下附膺白致汪先生效电(廿二、四、十九)、蒋先生沁电(廿二、四、廿七),铁路虽不在膺白所司范围,但亦在其“政务整理”地区以内。终沈局长任内,经过整理而应摊偿之债欠,按月不爽。

北宁、平绥铁路管理报告摘要:

(一)北宁铁路二十二年初,日军侵入榆关,渐越滦河而西,达于唐山。北宁路沿线复有杂军盘踞。故北宁行车仅由北平起止于天津,唐山机厂未能收回,机车损坏无法修理。平津外侨甚多,各国使领商民每于夏季赴海滨避暑,揆诸《辛丑条约》,不容间阻。是年恰为日本值年,中日双方均负维持交通之责。六月二十三日,北宁车由北平试开唐山,日驻屯军附北宁护路队以行,使(伪军)李际春部退开路线二十里。同时与日关东军交涉,俟北宁线日军陆续撤退到长城线,即完全将关内段交还我方,是为关内段通车最初之交涉。嗣七月三日车开至唐山,为平唐间战后初通车,当时由日兵及护路队护行无阻。日军一部分驻唐山,一部分驻塘沽,其唐山以东至榆关仍有日军,盖是时李际春部编遣未蒇,有所借口也。七月五日,“战区接收委员”与日关东军交涉,对于北宁路接收关内段一节,所有技术会计诸问题本已解决,中间日军以遵化一带尚有伪军数千须悉数输出关外,以故通车有待。展转至八月四五六等日遣送完毕,七八两日,日关东军之在榆关以内者,与之俱东。是时关东军部又以行车条件多方要胁,连日僵持,直至八月十二日二十四时,始将关内段完全交出,我方于十三日零时全部接收。先放车由唐山东行,届时北平榆关间对开列车,关内段北宁车始通。至北宁路整理情形,因东北失陷,路线既丧其三分之二,滦东之役复首承其冲,重遭蹂躏,其时全数车辆尽供军运,路用材料仓卒迁移,损失尤多。及停战以后,经局长殷同补苴罅漏,力谋整顿,先收回唐山榆关间路线,恢复煤运,其后逐渐收回站房电线,整顿车辆。补充材料,修理线路,加紧唐厂工作,修整破旧车辆。数月之后,渐有头绪,机客货车勉敷运用。嗣因全国各大干路车辆缺乏,遂将北宁供给军运车辆五十列之机车五十辆,货车九百六十四辆,分拨陇海、平绥、津浦、平汉、道清、潼西各路。其余南浔、湘鄂、江南各路,亦并由北宁协借客货机车,以资补助。客货运输整理以后,收入亦渐恢复,除路用额定资本营业支出之外,自停战以后至本年九月,解部及协解军分会经费、潼西局协款、湘鄂路借款、接收战区协款、军运处经费、党部公会经费、邮件借款等,约共九百万元。于人事方面,则安插因事变由关外撤退之失业员工,明令革除内外一切陋规,励行新生活运动。建设方面,则沿线植树,协助沿线农民植棉,测绘沿线地形图。并因北戴河海滨区,年来受战事影响,中外人士咸裹足不前,河北省府乃委托路局负责经营,设置自治区,锐意恢复。本年夏季,北方中外人士麇集,已屹然为战区中之惟一乐土。此外如整理债务,扩充医院,建筑滦河铁桥等重要事项,亦已次第兴办,渐举成效。此为北宁路残毁以后,一年来之整顿情形也。

(二)平绥铁路本路经行北平及冀察晋绥五省市,为北连热蒙,西通新宁甘青最要干线。迩年经军事破坏,事业衰落。二十二年六月五日,经铁道部改委沈昌充任局长,任事以来,督饬整理。(1)属于工务部分者,抽换枕木,筹购钢轨。(2)属于机务部分者,除扩充南口机厂另案筹办外,妥装货车风闸,修理机车,扩充车房。(3)属于车务部分者,则客货两运,减少运费,负责运输,加开客车,招徕游览。并筹设长途电话及电汽路签,业已分别次第实行。所需洋二百五十六万余元,分三十个月,按月平均付给,预算二十四年即可付清。又该路负债总额,如短期借券、国内银行借款、外商借款,及所欠外商料费,截至二十二年年终达七千六百余万元,经拟具整理办法:(1)除少数借款六厘单利外,其余中外大小各债务,自整理之日起止息;(2)欠息一律削减,最高不得过半;(3)确定每月摊还金额。整理结果,计减少二千六百九十一万余元之负担。至营业收入,计沈局长到任后,十六个月内共收入一千二百七十五万余元。按之历年比较,除民国十四年外,较往年多收三分之一,以本届为最高。此为平绥路一年以来之整顿情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