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第4/9页)
萧纶急得哭了,对儿子道:“台城围这么久,我们担忧皇上的处境,早早把侯景打发走算啦,以后怎么收拾他再说。”萧确听不进去,对老爹道:“侯景想走早走了,围困台城的军队不撤,根本不想走,我进不进城一点关系都没有。”萧纶怒道:“皇上定的事必须执行。”拿皇帝吓唬别人行,萧确唬不住,稳稳当当坐着不动地方。萧纶火冒三丈,冲身边的赵伯超道:“把这小子给我宰了,提他的人头进台城。”赵伯超多聪明,真把萧确杀了,萧纶会和他拼命。赵伯超当即拔出钢刀,斜视萧确道:“伯超识得君侯,刀不识君。”
父子闹得兵刃相见那是何苦,萧确痛哭流涕答应进城。萧纶转怒为喜,塞给儿子一篮子鸡蛋。不是给儿子吃的,那是给父皇萧衍吃的。萧衍吃素几十年了,从来不破戒。台城里蔬菜吃光,只能吃鸡蛋。议和这段时间城里城外有了联络,萧纶听说后收集几百只鸡蛋让萧确捎进城去。
萧确拐着篮子进城,城里惨不忍睹,一片世界末日的景象。大街小径满是尸体,沟里流淌死人腐烂的脓汁。进得皇宫见到皇爷爷萧衍。八十六岁的老人颤巍巍接过鸡蛋,泪流满面,哽咽哭泣,亲自下厨做鸡蛋。那种境地下,皇帝也没人伺候,性命不保,谁管谁呀。
一代开国之君落到亲手做煮鸡蛋的田地,放眼中国历史绝无仅有。望着皇爷爷孤单瘦弱蹒跚的背影,萧确泪湿眼帘一片模糊。
碧水蓝天,春柳轻拂,湘东王萧绎正悠悠然与幕僚萧贲下棋。荆州大军行到武昌,萧绎无论如何不肯再行。与他同样停军不进的人大有人在,河东王萧誉的船队停泊青草湖,信州刺史桂阳王萧慥的水军停在西峡口。他们的理由出乎意料的一致,等待援兵聚齐。倘若他们继续等下去,援兵永远不可能聚齐。
萧绎神态宁静,一只独眼略有倦意,轮到萧贲走棋,萧贲吃子良久不见落子。萧绎怪道:“为何不下?”萧贲轻轻吁口气道:“殿下都无下意。”萧绎一皱眉,猛然意识到萧贲不是说下棋,借谐语讽刺他停军不发无东下救援国都之意。萧绎根本不想救父亲和兄长,因为他想做皇帝。父亲和兄长死掉岂不如意。萧绎心里实实在在感激侯景,盼着跛奴早早成就大事,怎么肯去妨碍。萧贲说中心事,心中秘密竟然被他人窥破,不禁恼羞成怒。萧绎强忍心中不满,这件事拿不上台面,更不要说治萧贲的罪。
朝廷与侯景议和的信函传到萧绎手里,萧绎想了想,瞥了一眼萧贲笑道:“不必再下啦,朝廷与侯景讲和,我军即刻班师。”萧贲不假思索道:“议和分明是假,侯景若放下武器,不待过江,小孩子都能杀他,他有这么傻吗?殿下拥兵十万,未见到叛贼便退兵,为什么?”
萧绎恨得牙根痒痒,为什么?你说为什么?我若不撤退,恐怕侯景真的议和退兵啦。萧绎面露微笑,心道:“亏你还叫我叔叔,让你多管闲事,回头宰了你。”
正直的萧贲未能躲过心狠手辣的萧绎的毒手,萧绎找个理由杀了他。但是,比萧贲狂的人还有,徐怦是一个。身为武陵王萧纪参军的徐怦不断催促发兵救援台城,萧纪抱着和七哥同样的心思,拒不发兵。事后萧纪诬陷徐怦谋反,且假惺惺对徐怦道:“顾念交情一场,我放过你的儿子们。”徐怦讽刺道:“生儿悉如殿下,留之何益!”徐怦这句讥语让他的儿子们命丧黄泉。
世界需要正直的人,而正直的人往往得不到好结果。人们有权力置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唯心理论,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迫害正人君子的人一样得不到好结果,因为他们将被广大善良的人所唾弃。对父亲和爷爷的生死置之不理的萧绎、萧纪、萧誉和萧慥们均未得到好下场。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侯景再次成功拖延时间,不仅东府城的米全部运进叛军控制的石头城,而且梁国实力最大的荆州军从武昌撤回江陵。侯景兴奋异常,直斥梁武帝及太子萧纲十项大罪,撕毁条约,背弃盟誓,再次掘开玄武湖的水,水淹台城,叛军四面进攻。
静坐战争
从来都是萧衍玩别人,这回被猴子玩个团团转。打了一辈子鹰,到头来被鹰啄瞎眼。萧衍又羞又怒,生气上火没办法。城里只有四千能喘气上城打仗的人,剩余的人虽然能喘气,但拿不起武器。城里人只能指望援兵,人们听说柳仲礼是盟主,把柳仲礼的爹搬出来。你柳仲礼可以不管我们,总不能不管自个的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