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打虎太岁(第5/8页)

高欢处理贪腐的手法显示出一代奸雄狡诈、圆滑的本色,可官员们的贪虐像大石一样压在心里。高澄看穿父亲的心思,要替父打虎。起初高欢不同意,怕高澄过于年轻会把事情搞砸,后来想了想只有高澄能办这件事,委屈儿子背恶名,但他将来会赢得百姓的民心。

邺城的文武官员们轻蔑地看着少年尚书令入邺都主事,没有人相信这位少年会掀起什么风浪,不过贵族纨袴子弟而已,早早练练手,预备接班。谁知高澄到京都之后,为政精明,处事果断,用法严峻,着实让人们吓了一大跳。高欢见儿子做得有模有样,继续放权,让高澄兼任吏部尚书,选任天下官员。高澄一改官员靠资历晋升的老套做法,任人唯才,东魏官场风气为之一振。

反腐需从民愤最大的人入手,也要从阻力最小的人入手。司徒孙腾是第一个倒霉蛋。孙腾家住六镇时有一个女儿,六镇大起义兵荒马乱走丢了,怀疑丢失的女儿给人家当奴婢。孙腾显贵之后,只要有奴婢请求归良的报告不管合不合条件一律批准,希望以此使女儿摆脱奴婢的命运。这件事触犯众怒,谁也不希望家里的婢女一夜之间变成自由人。于是,孙腾免官。

第二个倒霉蛋便是尉景,此人贪得最厉害,最为放肆。崔暹奉命前去逮捕尉景。尉景两手一伸,依然一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对崔暹道:“回去告诉阿惠,这小子富贵了,是不是想杀我?”

高澄闻听,嘿嘿一笑,“杀你怎么啦,我就是想杀你!”

尉景入狱面临死刑,举国震动,高澄玩得有些过。高欢从晋阳星夜赶回邺城拜见孝静帝元善见请求赦免尉景。只有皇帝的赦令能救尉景。高欢接连进宫三次,伏地流泪,对孝静帝道:“没有尉景没有我高欢的今天。”

尉景保释出狱,命保住了,却不领情。高欢亲自去家中看望。尉景躺在床上不动身,心想,高氏父子就是在演戏,别把我当傻瓜。尉景看着床边的高欢,故意大声道:“现在来看我干啥,杀我的时候你去哪里了!”

高欢出生之后母亲去世,父亲高树把他寄养在尉景家里,姐姐常山君把他喂养大,常山君犹如高欢的生母,尉景犹如生父。常山君一边落泪一边道:“他都这把年纪了,离死不远,你怎么忍心这么折腾他。想当年,我们在怀朔过着穷日子的时候,他为你提水,手都磨出厚厚的老茧。”高欢跪倒床前,手抚尉景的手掌,安慰道:“让你受苦啦。”

抓捕尉景,撤换高仲密让世人领略到高澄的勇气和决心。邙山会战的胜利坚定高欢肃贪决心,组织起廉政小组,高澄担任组长,崔暹如愿当上御史中尉,任副组长。

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做御史中尉从北魏至东魏尚无前例,为使崔暹有弹压权贵和武将的威严,高澄与崔暹演了一出又一出好戏。

在人前,崔暹摆出一副傲慢的神态,与高澄分庭抗礼,毫不退让。高澄请客,权贵满庭,高官满座。酒席刚刚开始,两杯酒下肚,众人正酝酿情绪,崔暹起身告辞。高澄急忙低三下四挽留:“下官备有一点薄食,您务必多呆一会儿。”崔暹把嘴一撇,说道:“对不住,工作忙,改天吧!”话刚说完,崔暹扭头就走,高澄亲自下台阶拱手相送。

没过几天,高澄和朝贵们出游路上遇到御史中尉府的仪卫队。双方走了个对头,崔暹喝令仪卫手持赤棒击打高澄的队伍,高澄赶快回马避让。北魏国有制度,大监察官出门清道,文武百官的车辆卸下牛来远远让路,以此维护高级监察官的权威。御史中尉官衔不高。夸张一点讲,京都落下一片树叶就能砸到一位皇亲国戚、勋贵子弟。避让御史中尉的规矩在权臣当道的魏末和东、西魏已经不适用,高澄又把它拿出来。

崔暹也给力,改换一大帮子御史整天盯着官员们挑毛病,比如专门用车辐条揍人的酷吏毕义云入选监察官。这位毕御史属于极品大色狼,极其淫乱,和家族成员乱伦,群交。自己乱搞行,不允许儿子学坏。儿子和老爸的女人上床,毕义云一顿大棍,把马笼头套在儿子的头上,一根绳子系在树上吃了十天草料。

酷吏宋游道成为崔暹的搭档,列肃贪小组第二副组长。宋游道和陆操是东魏国司法界的名人,宋游道长了一张猕猴脸,陆操生得像蝌蚪。猕猴脸好理解,蝌蚪形什么模样,莫非头大身子小?反正两人长得非常对不起观众。他们两人是东魏国法官们当中比较受人们喜欢的。法官无情,生得丑陋的人容易心理变态,做法官更加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