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突出重围(第4/19页)
值得一提的是敕勒贵族斛律金,斛律金典型的游牧民族将领,作战时望敌人扬起的尘土即可知道骑兵和步兵的数量,耳朵贴在地面可知敌军的远近方位。他有两个特别出色的儿子,斛律光和斛律羡,从而使北朝增添了新的贵族豪门,斛律家族。
斛律金和贺拔允是塞北大族,与高欢没多大交情。尔朱荣一死,两人认为天下英雄只有高欢。尤其贺拔允甚至为之掉了一颗大牙,这颗大牙掉得值不值,说起来值也不值。说它值,换来一顶王爵,说它不值,高欢最终没能保住他,因为他的两个弟弟皆是高欢的死敌。
三百匹马
高欢骗取尔朱兆信任得到六镇兵,又被允许去河北,谁知为了三百匹马尔朱兆再起疑心。
三百匹骏马的主人乃尔朱荣妻子北乡长公主,她从洛阳回晋阳,护卫队里的马匹都是世之良马。恰巧路逢高欢南下的军队,高欢要和公主换马。用军队里的老马、病马、瘦马来换,还不找钱。须知良马和弱马价钱差远了,谁能用大奥地换小奥拓?如此赔本的生意公主如何肯做,当下一口拒绝。无奈高欢人多,硬生生换了去。北乡长公主心里不是滋味,丈夫刚死两个月就受人欺负,寡妇不好做。如果丈夫活着,他贺六浑敢吗?溜须拍马唯恐不及,瞧他现在这副德行。
高欢不得已而为之。六镇鲜卑均是马上健儿,现在全成步兵,优势何在?自己从晋州带的马匹不多,你北乡长公主骑马无非走走路,我却要用来打仗。哪个将领装备着59式坦克,见了豹2不动心。
北乡长公主回到晋阳讽刺尔朱兆,看你交的好朋友,还把我们尔朱家放在眼里吗?尔朱兆赶紧跑到狱里把慕容绍宗放出来问计:“高欢连公主的马都敢抢,你说怎么办?”慕容绍宗一笑:“怎么样,我早说过,高欢非池中之物,羽毛还没丰满就做出这等事来。不要紧,他狐狸尾巴露得早了,还是主公的掌中之物,现在就追!”
尔朱兆点起精锐骑兵一路狂追,高欢是步兵,带着士兵们的家眷走得不快,未过太行山。尔朱兆在襄垣追到高欢的军队,不巧漳水暴涨,冲垮桥梁,水势很大,骑兵一时过不得河。
山风鼓荡,漳水翻腾。两位英雄好汉隔河相望,尔朱兆的脸上写满愤怒,对背叛者的鄙夷和怨恨。高欢的后背渗出冷汗,他的军队刚刚组建,六镇人尚未归心,说乌合之众决不过分,难以抵挡尔朱兆的精骑。纵使此时尔朱兆的骑兵们不敢渡河,但山洪暴发不会持久,况且此时的高欢没有根据地可以依靠。远离晋州,河北是个未知的领域,一旦与尔朱家族闹翻,前途艰险。
高欢之所以敢夺北乡长公主的马匹,早想好对付尔朱兆的托词,自信拿住尔朱兆的七寸。尔朱兆的七寸就是想当尔朱家族大当家。你想称霸天下,没有我高欢帮忙做不到。他行了一步险棋,如果判断不准,前功尽弃。
高欢躬身一拜道:“我借公主的马匹,只为防备河北的盗贼,实无他意。”高欢转身手指身后的军队,说道:“大王相信公主谗言亲自来追。我贺六浑不怕过河请罪受死,只怕他们就此叛逃。”
尔朱兆突然间觉得自己做得过分了,竟然听信妇人之言,不相信结义的兄长。尔朱家族三家鼎立,尔朱世隆一家子占据河南、徐兖,操纵朝廷。尔朱天光割据关中自立的意思明了,叔父遇难他未派一兵一卒,事后轻骑来洛阳报个到了事。自己掌控并州,只能做到三足鼎立。而今天下只剩河北一块无主之地,谁抢下河北,谁在三家之争中占得先机。
河北那是汉人门阀聚居之地,向来不服尔朱家。这也是尔朱兆同意高欢去河北的原因,用高欢控制河北。慕容绍宗说高欢可以借河北坐大,尔朱兆不信。河北遍地汉人豪家的坞堡、山庄,尤以高乾兄弟最为难制。幽、平、营、安四州行台刘灵助原为尔朱家族提拔的人,现在打着为孝庄帝复仇的旗号反对尔朱家族,势力正炽。高欢是鲜卑人,手下都是六镇鲜卑兵。他去河北,若无尔朱家帮忙,怎有立足之地。
想到这里,尔朱兆转变态度,大声道:“哥哥误会啦,我哪有此意。”尔朱兆觉得自己就这么说说,人家不会相信。没有此意你巴巴地跑来干什么?尔朱兆轻马渡河来到高欢的军营,与高欢并坐大帐之下,从腰间解下佩刀递过去,脖子一伸,说道:“哥哥若不信小弟之言,你把我的脑袋砍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