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契胡枭雄尔朱荣(第2/13页)
秀容第一领民酋长的头衔及家族财富使得尔朱荣名正言顺拥有足够的财力组建军队。他运用当时最先进的成建制骑兵机动作战的军事理念,演练各种阵法,配合高强度训练,打造出一支无敌之师。
实战是检验军队战斗力的真正标准,没有战争,只能靠军事演习。围猎是尔朱荣的军演,骑兵布阵及战法正是在一次次围猎中得到检验。尔朱荣对部下要求严格,每次围猎,号令严肃,众莫敢犯。哪怕有一只鹿逃出去,必定有失职的人被处死。如果有人看到老虎吓得躲开,尔朱荣会问:“你怕死吗?”随即挥手一刀,把胆小鬼砍落马下。每逢打猎,士兵们如登战场。
只有严格残酷的魔鬼训练才有所向无敌的士兵。尔朱荣走在时代的前面,塞上豪族财富超过尔朱家族的并非没有,像高欢的妻家娄氏,但他们缺乏尔朱荣的眼光和志向。
大动乱来了,多少豪强的财富在战乱中一夜消失。尔朱荣靠四千训练有素的精锐骑兵队伍外拒柔然、内平叛乱,先后镇压匈奴、敕勒人的武装起义。契胡骑兵成为当时北魏国最勇猛的军队,尔朱荣化身国家英雄。朝廷为笼络他,不断加官,升任车骑将军、并、肆、汾、广、恒、云六州大都督,俨然一方诸侯。
尔朱荣信佛,他的长子叫菩提,三子叫文殊。尔朱荣不是温和的菩萨,而是凶狠的罗刹。跟尔朱荣做事万分小心,此人兵器不离手,愤怒时刀剑随时可能离鞘。但是,跟他的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与日俱增。
抛开外在凶狠,尔朱荣是性情中人。他的心中自有善恶标准,从不伪装做作,故而有感召力。尔朱荣见到贺拔胜之时,高兴得像一个孩子,握住贺拔胜的手道:“我得到你们兄弟,天下不足平。”
北镇豪杰纷纷投奔,贺拔兄弟、慕容绍宗、侯景、斛律金、司马子如、孙腾、刘贵、窦泰等人齐聚帐下。最后,乱世大英雄高欢来到秀容川。
测试
魏末两位大英雄聚首,起初并未碰撞出火花。尔朱荣印象中高欢不过是个吃软饭的主儿。没有贺拔兄弟的武功,没有斛律金的敕勒部落酋长身份,普普通通军官而已。
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二人相会时的年龄,公元528年尔朱荣35岁,年长高欢三岁,两个人正值人生好年华。
尔朱荣之所以亲自接见高欢,因为有一个人始终在耳边吹捧。那个人就是刘贵,高欢年青时代的
刘贵纯粹一个帮闲,金瓶梅中应伯爵的角色,红楼梦中詹光、单聘仁之流。主人流氓,他是痞子;主人名流,他是清客;主人英雄,他是打手。刘贵就是尔朱荣的打手。尔朱荣性情严猛急暴,刘贵更上层楼,做事严酷冷峻、铁血无情。
人若想千古不朽,永远被后人铭记。钱再多,官再大,无用。要么有伟大的发明,要么有伟大的功绩,要么有伟大的作品,要么说一句精辟的名言。反之,犯过巨大的罪过,带来无尽的灾难,讲一句惊世骇俗的恶语。
刘贵说过一句话,一句伤人的话:“一钱汉,随他死!”当时黄河水涨淹死许多民工,校尉向将军们汇报时刘贵的答复。这句话说给汉人大将高敖曹听的,因为人称项羽的猛将高敖曹一天前无缘无故杀了刘贵的使者。刘贵不敢和跋扈将军理论,把气撒到汉人头上。后人之所以记住刘贵,因为他伤害了一个民族。其实不过是断章取义,当时鲜卑贵族成为汉人者不可胜数。所谓“一钱汉”真正指穷人,打工的穷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
这又是后话,待我们讲高敖曹之死时再详说。刘贵有一双锐利眼睛,识人于发迹之初。做到尔朱荣骑兵参军的刘贵在尔朱荣面前百般夸赞哥们高欢。
高欢一路风尘,辗转逃难千里,翻越太行山来到秀容,一身疲惫,形貌憔悴。尔朱荣左看右瞧,没看出高欢有什么出奇的地方。高欢虽说仪表堂堂,比起尔朱荣帅哥级的猛男逊色得多。
第一次面试,零分。还好有刘贵在,高欢有了第二次面试的机会。
刘贵给高欢换了行头。人的衣服马的鞍。某些人之所以在家省吃俭用,出门穿一身名牌,坐豪华名车,为的就是让别人瞧得起。
尔朱荣没有惊艳的感觉。瞧了瞧高欢身上那套新衣,心道:“换了行头就成英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