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元嘉草草(第6/6页)
沈庆之所料一点儿不差,拓跋焘根本不去管碻磝和历城。针对宋军分路进击的态势,弃关中不顾,将主力集中到东线,五路并进。永昌王拓跋仁自洛阳向寿阳挺进,长孙真攻击马头(今淮阴一带),楚王拓跋建直取钟离,高凉王拓跋那进攻下邳(今徐州),拓跋焘亲率一支兵马自东平杀向邹山(今山东邹县东南)。
拓跋焘到达邹山,推倒象征秦始皇军国主义的石刻,命人祭祀孔子。由此可见,拓跋焘虽杀崔浩,犹尊儒学,对待汉人的心理还是复杂矛盾的。因为拓跋焘懂得,文化建设纵在战乱之时也不能放弃。
宋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的矛盾暴露出来,本来步兵和骑兵打仗不占优势,又失掉水军的策应,东线宋军纷纷溃败。坐镇彭城担任总指挥的江夏王刘义恭和徐州刺史武陵王刘骏各自派出两支军队北上增援。虽一胜一负打成平手,然而宋军野战军败局已定,各支部队被魏军压制在彭城和寿阳一线。
宋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西线柳元景等将领虽攻入潼关,但东线已败,刘义隆下诏退还襄阳。为加强寿阳地区防务,刘义隆命令进攻虎牢关的刘康祖所部班师。
刘康祖是将门虎子,父亲刘虔之随刘裕建义京口,战死荆州。刘康祖膂力绝人,武艺出众,从小不务正业,赌钱喝酒,终日浮荡,为人仗义,喜欢结交绿林豪侠,经常触犯法律。遭到官府追捕,常常飞檐走壁,越屋逾墙,捕吏无可奈何。别看刘康祖犯法,但人家是忠臣烈士的后代,刘义隆亲自下诏免罪,给长沙王刘义欣做参军。此次北伐,一马当先,率豫州军攻下虎牢关,打到黄河南岸。魏军大反击,刘义隆下诏退兵,刘康祖率所部八千人南归,已到尉武戍,距寿阳数十里。北魏永昌王拓跋仁率八万魏骑连克悬瓠、项城,一路追击而来。宋军回头望去,远远可见魏骑扬起的漫天尘土,副将胡盛之唯恐寡不敌众,献计依托山林地形,发挥步兵优势,从小路回军寿阳。刘康祖瞋目大怒道:“我受命北伐,清荡河洛,兵临黄河求战,不见一兵一卒,深以为恨事,幸其自来送死,奈何避之!”
宋军结车为阵,掉头迎击北魏骑兵,元嘉北伐最残酷、最惊心动魄的一场野战打响了。刘康祖给每一名官兵下令:“回头者斩首,转步者斩足!”八万凶猛的魏骑将宋军团团包围,四面合击。宋兵拼死奋战,无不以一当百,自黎明杀到日中,斩杀魏军一万余人。战场之上血流没过脚踝,刘康祖身受十创,意气弥厉。眼见损失惨重,拓跋仁改变战法,将魏骑分成三队,采用车轮战术,一队进攻,二队休整,轮番攻击。
一轮落日映红晚霞,日暮风急。魏军采用火攻,用战马驮负干草火烧宋军车阵,刘康祖救火之时被流矢射穿脖颈,坠马而死。主将阵亡,宋军大败,八千人马被魏军杀尽。拓跋仁进逼寿阳,南平王刘铄固守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