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 三日月之誓(第7/11页)
正在这时,北国却传来一条令信长备感振奋的“喜讯”。
三月十三日,信长接到报告:上杉谦信于春日山城病逝。继武田信玄死后,上杉成为织田军北方面临的最大威胁。现在谦信已死,织田军终于可以不用再担心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局势。
信长大喜之下,急令泷川一益、明智光秀、丹羽长秀等率二万援军前往救助。援军于五月初抵达播州高仓山一带,至此织田远征军虽然兵力已和毛利军相当,但由于泷川、明智、丹羽等宿将都是和秀吉同级或略高一级的将军,秀吉无法统一作战命令,战势依旧呈胶着状态,甚至无法再向前迈进一步。
状况迟迟不见起色,信长心中也是异常焦虑。他忽然记起:此时苦守上月城中的,不正是山中鹿介吗?想起山中鹿介,信长就不由得想起上次在安土城会见时,被鹿介腰佩的无铭剑所震慑,自己惊恐万分的窘相。
对信长而言,这是个天大的耻辱!天下霸主信长,竟然在众目睽睽下被一介浪人随身所佩的古刀吓倒,真是岂有此理!
“山中鹿介,黄毛小儿!他无非是想利用我的力量,帮助尼子家收回失地罢了。哼,小算盘打得不错嘛。”
想到此,信长暴跳如雷:
“援兵到了那么长时间,战况却毫无起色,不知道你们都是干什么用的!立即放弃上月城,大敌当前,分散兵力乃兵家大忌,你们难道不知道吗?放弃放弃,我命令你们立即放弃上月城!集中兵力,先把三木城给我灭了,等腾出手来再去收拾上月城!”
信长这番牢骚,决定了鹿介等尼子家残党的悲惨命运。
秀吉不忍眼见鹿介坐以待毙,劝他赶紧杀出重围与织田军合兵一处。但其时上月城已被毛利大军围得水泄不通,想要逃出无异于异想天开,毛利军何时攻陷城池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鹿介早已决心城破身亡,但他不忍心看着多年来跟随自己生死与共的尼子三百残党,和秀吉留下协助守城的三百织田军陪自己一同送命。为救这六百条人命,他忍辱向毛利军提交了降书,但吉川、小早川二人坚决要求主将胜久切腹。
“主公一死,我们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无论如何,请你们看在大家都是武士的份上行个方便吧!”鹿介恳求道。
“事到如今,就是把你们都杀了谁也说不出半句怨言!用你们主将一条命换城内六百条人命你都不干,未免也太得寸进尺了吧?!再啰嗦就将你们全部杀死!何去何从,你自己看着掂量吧。”两人毫不动情,坚持要胜久切腹。
胜久得知此事后淡然一笑:
“如果我死能换得城内六百兵将的性命,我又何必舍不得这条贱命呢?我本已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出家人。多亏你,让我重新看到了重振尼子家的希望。我死后,希望你能够早日收回失地,让世人知道尼子家并没有全部灭亡。那样的话我就是在阴曹地府里也不会有什么遗憾了。诸位多保重,我先走一步!”
七月三日拂晓,胜久切腹自尽,享年二十六岁。
大永五年(一五二五),当时尼子、大内两大势力为争夺中国地区霸权掀起战火。此后不久原属尼子家臣下的毛利一族叛变,转投到大内家门下。此后尼子家一直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坚持抗战五十余年。天正六年胜久自尽,尼子家彻底断绝了血脉,这场中国争霸战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最忌思前想后
胜久自尽后,鹿介率城内六百守兵投降毛利军。敌我双方都认为他一定会殉节自尽,去地下陪伴主公。但令人意外的是,鹿介竟然“若无其事”地活了下来。
胜久自尽时,鹿介在旁负责介错。想到由于自己的无能陷主公于死地,他禁不住血泪合流。
主公本已看破红尘,在京都东福寺出家为僧潜心向佛。是自己打着重振尼子家霸业的旗帜,将主公拉入这人间的修罗地狱中。
如果鹿介当时不将胜久带出京都,不但地狱可以减少一条冤魂,人间也可能因此增添一名高僧。
然而事实上,胜久此后却变成了鹿介重振尼子家的道具。胜久二十六年的短暂生命消失了,重振尼子家大业依然遥遥无期。
斩下胜久头颅那的一刻,鹿介在心中暗暗发誓:决不能让主公的血白流,只要自己还活着一天,就一定要和毛利家斗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