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雾弥川中岛(第7/9页)

丑松潜伏之处位于两军的中间地带。手握无铭宝剑的他,视敌人大兵如同草芥。

但此刻的丑松也不禁暗自焦虑起来,如果两军就这么彼此擦肩而过,下次报仇的机会将要等到何时?

上杉军先锋直江部已抵达犀川江畔,后续部队亦已陆续渡河赶来。

丑松祈祷上天的同时拔刀出鞘,但见一条青龙腾空出世,透过浓郁的雾气,两军都看到了这道光芒。

一瞬间,天晴了。双方同时发现:敌军竟然就在眼前!

看到突然现身的越后大军,武田军惊呆了。他们被主力从妻女山赶至八幡原,本应是丢盔卸甲,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但眼前出现的,却是军容整然,士气高昂的上杉全军!

信玄马上察觉,谦信将计就计,自己此刻反倒成了瓮中之鳖,被敌方大军紧紧包围着。

平原遭遇战,自然是兵力多的一方获胜的可能性大。这原本就是兵家常识。

“在昌信、民部率队赶来之前,请诸君奋力死战!只要守住阵地,胜利必将属于我军!”信玄给兵士打气道。

以己方五千兵力对上杉八千,信玄知道,这必将是一场艰苦的血战。

如果阵地在别动队赶来之前失陷的话,武田再也看不到明日的太阳了。

川中岛会是信玄的死地吗?

此刻武田本阵,上至大将,下至杂兵、马夫,都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做好了奋力死战的准备。

看到武田军就在眼前,谦信不禁也大吃一惊。但发觉敌军兵力远远少于己方,他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谦信坚信:此战上杉军必胜无疑。

“天助我也!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全军出击,一举歼灭武田军团!”

谦信得意的指挥部下摆出车轮阵形,冲向武田军的鹤翼阵内。车轮阵顾名思义,就如同车轮一般层层回转。敌兵陷入此阵,至死也找不到出路,恐怖的车轮会一直回转下去,直至敌军全部歼灭。

武田军视死如归,奋力突围,但双方兵力实在相差太大。车轮很快冲垮了鹤翼阵,大将相继战死,武田部队顿时陷入乱军之中。

“众将听令:目标是武田信玄!其他暂且抛弃不计,取信玄首级者重赏!”谦信高声督励道。

虽然胜利的天平,已明显倾斜于上杉军一方。但谦信明白:必须在武田别动队赶来之前结束战斗,否则非但前功尽弃,己方还会有被敌军讨伐的危险。

信玄之弟武田信繁、大将诸角昌清(虎贞)、军师山本堪助等相继战死,但武田依然健在。

上天只赐给谦信两个小时的时间。

“诸君莫要惊慌,高坂、马场、小山田部队顷刻即将赶来。只要我等再奋力死斗片刻,胜利必将属于我军!” 信玄拼命为残部打气。然而鹤翼阵已被敌军突破,危机迫在眉睫。

两军乱斗在一起,双方都竭尽全力,发挥出各自最大的本领。

关于这场死斗,《甲阳军鉴》中是这样记述的:

“敌我双方共投入兵力约三万七千人左右,战场上一片刀光血海,铠甲、兵器丢弃遍地。双方皆奋力死战,士兵尸体互相簇拥一起,现场惨不忍睹。”

雾晴了,秋高气爽。明朗的阳光,无情地照射在死者的尸体上,战争原本就是残酷的事情。

抱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武田军奋勇杀敌,个个以一当十。然而毕竟寡不敌众,守护在信玄周围的将领相继战死,但纵是这般,勇猛的武田军依然死战不退。

八幡原遍地刀枪狼藉,战马的悲鸣声中夹杂着士兵的哀嚎。鲜血染红了千曲江水,两军将兵打成一片,互相抱在一起同归于尽。

他们生前是死敌,殁后呢?会不会变成彼此最好的朋友呢?

谦信异常焦躁不安,他预感武田别动队距离八幡原越来越近了,伴随上杉军士兵鲜血大量流失的同时,时间也在飞速流逝。但任凭他如何激励督策,纵然信玄本阵已是尸横遍地,直至此刻,却依然没有接到信玄被擒抑或被杀的报告。

趁两军混战之际,丑松已悄悄潜至信玄本营附近。武田军鹤翼阵内十队中已有九队被上杉军突破,山县三郎兵卫、穴山伊豆、典厕信繁等大将皆已战死。只有浅利式部率领的第十队,仍然残留在信玄本阵前苦苦支撑。

接到八幡原决战的报告,善光寺急率麾下五千兵马,飞渡犀川火速前来支援。上杉主力合兵一处后,状况对武田方面愈发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