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雾弥川中岛(第5/9页)
谦信下达完对武田总力对决的命令后,春日山城内很快筹集了庞大的兵员、马匹、食粮以及其他军需品。
城内居民此前已数度目送谦信军出师作战,但如此大规模的兵力骤然聚集城下,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关东远征战纵然残酷,武田信虎(信玄父)的越后侵略防卫战纵然艰辛,但此二战并未能使上杉家倾尽举国之兵。此次同信玄的总决战却不同,自谦信以下,上至大将、下到马夫,全部倾巢出动。在上杉家史上,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兵。城内所有住民都被告知—此战诚关越后兴亡。
永禄四年八月十四日,谦信命长尾政景守春日山城。亲率主力精锐部队约一万三千兵力,抱着必胜的决心,浩浩荡荡一路南下,向目的地信浓前进。
接到上杉军从春日山城出发的报告,信玄亲点一万八千兵马,即日从甲府出发迎敌。
两军共同中意的战场,还是此前已进行过数次交战的川中岛。
同谦信一样,信玄也知道,此时同上杉家进行总对决尚且为时过早。但得知谦信已举总力向信州倾巢而出,他明白自己已没有了退路。
众所公认的事实
信玄是被将军足利义辉正式任命的信浓守护职,信浓属于他的领地是众所公认的事实。如果说武田方在海津筑城,被谦信认为在自己的喉颈架了一把利刃的话;从信玄的角度而言,此刻谦信的举动,亦如同要在自己的领地内横竖一条钢枪!
对于信玄而言:倾举国之兵来犯的谦信是侵略者,如不出兵讨伐,武田家必将威势难保。
川中岛风云告急,丑松却兴奋异常。夺妻之恨,丧亲之痛,村田被毁之愤,一时都齐涌心头。老天有眼,终于让两军各举主力倾巢而来,这正是千载难遇的复仇绝好机会!
两军人马合计有三万之多,大战即将来临,村民闻知噩耗,纷纷连夜奔出四下逃难。但丑松却毫不畏惧,他怀抱无铭剑安坐家中,静待两军的到来。
永禄四年九月初,谦信进入信浓地区。他将兵力一分为二,拨给善光寺五千人马,自领八千人马渡过犀川,向海津城前堂进军。
妻女山位于千曲江上游,距海津城只有咫尺之遥,谦信在此布阵妥当后,命令善光寺率领的五千别动队由侧面向海津城夹击。
然而由于妻女山深入武田领地内,信玄同样也可以凭借主力,会和海津城守兵一同夹击上杉军。
随后不久,信玄主力也赶到川中岛。先是于千江川对岸的茶臼山下布阵,本欲在此同隔岸妻女山下的上杉军一决高下。但察觉有被上杉主力和善光寺别动队夹击的可能性,信玄旋即横跨妻女山前面的八幡原,绕过千曲江直接进入海津城内。
至此,两军主力分别于海津城和妻女山两处集结完毕,战机一触即发。但谁也不敢先行妄动,双方清楚,此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疏忽也足以引发己方致命的崩溃。两军都静待时机,等待对方先露出破绽。
正当两军高度紧张对峙,等待战机成熟之时,武田军参谋山本勘助向信玄进言道:
“这么等下去也不是办法,依臣愚见,殿下秘领五千兵马于八幡原布下埋伏,然后命主力一万三千兵马进攻妻女山谦信主力。谦信不敌则必将逃往八幡原,届时本阵联合殿下别动队一同夹击,定可一举歼灭谦信军团。”
“只是,谦信果能如你所料轻易出山吗?”信玄有些怀疑。
“殿下尽管放心,谦信必然弃山出逃。别动队从妻女山背后进攻的话,谦信只得渡过千曲江朝八幡原方向前进,除此之外别无进路。这就是所谓的啄木鸟战法。”
“啄木鸟战法?”信玄有些不解。
“如果虫儿隐藏于树洞内,啄木鸟纵然想捉也是有心无力。此时最佳方法,就是在树洞的另一面旁敲侧击。虫儿受到惊吓,必将从洞口准备逃出,届时再将其捕获,岂不易如反掌?这就是所谓的啄木鸟战法,中国兵书称之为‘引蛇出洞’之计。”
“啄木鸟战法?引蛇出洞?有意思。即使狡猾的虫儿不肯出来,别动队也可以呼应主力,从八幡原助攻。哈哈,按中国兵书,这个应该叫‘双管齐下’。”
信玄采纳了山本堪助进献的啄木鸟战法。这样一来,就算谦信不肯从妻女山中出来,别动队照样可以会同主力两面夹攻,上杉军团依旧是瓮中之鳖,无路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