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虚幻的口供记录”与细菌炸弹(第4/13页)
八、“波”型炸弹和50型“宇治”炸弹在平房研究的各种弹药中,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两种炸弹虽都存在着若干重大缺陷,但是,石井坚信,如果由兵器专家设法弥补这些缺陷加以改良的话,这种炸弹就能够制成有效的细菌炸弹。
九、日军认为,强化防疫和净水的手段,是对细菌战最有效的防御。在战场上,侦察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并加以抑制,是防疫、净水的非机动部队和机动部队的责任。宪兵作为辅助部队,对于可能发生的细菌战事件进行监视、收集证据和逮捕破坏工作的人员,来完成情报机关的这些任务。
十、在研制攻击性细菌战方面虽有明显的进步,但是,日本绝不能把细菌武器作为实用武器来使用。
结论
调查官的见解如下述:
一、关于日军的细菌战活动的情报,基本上是从分散的单个情报来源取得的,但内容却是极为一致。令人觉得提供情报的人事前得到过指示,知道在受审时应该透露的情报数量与质量。
二、据认为,全部情报都是凭记忆,因为所有的记录,根据日本陆军的指示,业已销毁。但是,部分情报特别是炸弹的示意图极其详细,使人对全部文件证据业已销毁的说法产生疑问。
三、通过审讯了解到,日军对细菌战的活动范围,特别是对研制、开发攻击用(武器)方面所做的努力,尽可能轻描淡写,说得小一些,少一些。
四、由于军部(作者注:陆军与海军)内缺乏合作,使细菌战“研究开发工作,受到制约,未能把日本的科学力量全面用于军事上,从而妨碍了研制细菌武器作为实用武器的进展。
五、即使完成了实用细菌武器,日本担心(对方)利用化学武器进行报复,而未付诸使用。仅据我们所知,日本没有获得美国有关细菌战活动的情报。
以上是汤普森中校报告的”结论“部分。
在”概要“第三项中,石井强调日军认真开展细菌活动的理由,是为了取得对付中苏细菌战的防御手段,但是在”结论“第三项中说”对研制攻击用的细菌武器方面所做的努力,希望尽可能地轻描淡写,说得小一些,少一些“,又从强调的内容后退了一步。创建石井部队的目的,究竟是攻击,还是防御的问题,在报告后半段中,日美之间还继续进行着争论。
另外,结论的第一项中说,供述内容”极其一致“,”令人觉得,事先,在应透露的情报数量,质量上曾得到过指示“。这一段记述是有寓意的。从中可以看出石井、北野等731部队领导人在受审时曾统一过口径。
现将汤普森报告中显示详细内容的”分论“介绍如下:
关于日军细菌战活动的报告
―、序
对日军的细菌战活动首次调查,是由化学研究部的麦里·桑德斯中校和哈利·扬格斯中尉进行的。当时是作为对日本的科学情报调查的一环,由美国太平洋陆军部队、科学技术顾问团于1945年9月和10月实施的。关于这次调查的报告,已收入1945年11月1日整理的第5卷细菌战中。
同这项活动有关的人员,后来有可能参与了审讯。美国太平洋陆军部队、盟军总司令部第二参谋部、WDIT课以及化学战研究部的人员在日本进行了面对面的调查。调查的主要对象是石井四郎中将和北野政次中将。他们都是负责研究开发日军细菌战的原部队长。
本报告主要是通过审讯石井将军从他那里得到的有关情报。审讯北野将军等人的情况,没有附加在这一情报中。总的看来,确认了从石井将军那里获得的情报。据认为,在分别进行面对面调查的人物中获得的情报,仅有细微的不同之处。
在调查中,关于日军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发情况,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性的书面材料。在面对面的调查中,这些接受调查的人都一致作证说,那些记录文件属绝密,根据陆军的指示已全部销毁。因此,我们得到的情报,全部都是接受面对面调查的人凭借追忆提供的。
石井四郎中将对于日本细菌战研究的开始与实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1946年1月17日在东京直接审讯他成为可能。战争结束后,他的行踪不明,但是,美军情报部人士查明,他隐藏在他的家乡——千叶县。美国太平洋陆军部队、盟军总司令部和美军情报部向日本政府提出要求,让石井回到他东京的家。当时石井患慢性胆囊炎和痢疾,因此,允许他住在东京的家,面对面的调查都是在这里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