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敌性列岛(第4/6页)

镰仓武士一开始时,忠实地采取了这种传统的作战方法,让蒙古军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站在语言不通的蒙古军面前,踩着马镫,手持长矛,大声自报家门。

“我乃清河天皇的后裔某某是也。”

然后自夸战功:“今日遇见爷爷,就让你瞧瞧你爷爷的厉害!”

蒙古军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他们只看到一个个的日本兵出现在他们面前,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然后蒙古军便对其发起围攻。

对蒙古军来说,战斗这种事,要么胜要么败,要么杀人要么被杀,二者只能选其一。战场上没有什么名誉和规则,都是为了自己活下去而厮杀。

因此日本军连战连败。

不仅战法不同,武器的差距也很大。蒙古在与西方诸国、金与宋的战斗当中,得到了大量的新式武器。他们的长矛锋利无比,能够穿透厚厚的铠甲。与日本笨重的铠甲相比,蒙古的革制铠甲更为轻便,而且防御能力强。

一次能够发射多支弓箭的石弓射程远,杀伤力强,比日本的弓箭好很多,而且,蒙古军会在箭上涂上剧毒,即便受伤的人是轻伤,也会被剧毒夺去生命。

另外,蒙古军还拥有从西方引进的铁炮,将火药弹放进铁炮之中,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炮弹从远方射过来,随着一声轰隆隆的巨响,炸裂之后,火焰往四方迸射,然后黑烟冒起,人仰马翻。之后,鼓声齐鸣,大军就攻了过来。日本人在蒙古兵强大的攻势面前,顿时丧失了斗志,很多人开始逃跑。

最为悲惨的是被武士丢下的老人、女人和孩子。攻打过来的蒙古军跟对待武士一样,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害。百姓四处逃散,使得战场愈发混乱。

但是,日本人也不是一败涂地。善于骑马打仗、习惯平原作战的蒙古军登上陆地之后,不适应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不久便陷入混乱。

日本武士开始在各地展开了零星的反击。

日本的总指挥官是镇西奉行少二经资,在丰后守大友赖泰的辅佐下,经资的弟弟景资担任前锋。

少二景资在敌军当中发现了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将。此人身长七尺,长髯垂到肚脐,身着红色错甲,骑着苇毛马,带着十四五骑骑兵和七八十步兵,纵横战场,甚为威风。

景资是一个射箭名手。

“这个人煞是让人生气,吃我一箭。”

景资拉开强弓,朝着那人射出箭去。

箭不虚发,猛将落马。那人正是蒙古军的副将左副元帅刘复亨。

蒙古军的目的是攻克太宰府。洪茶丘率领的蒙古和中原军与金方庆率领的高丽军,在博多湾西部的今津、百道原的海岸登陆后,朝着博多进发。

忻都率领的主力在博多登陆,展开作战。

少二景资则设大帐于宫崎,大友赖泰、大友重秀、肥后的菊池武房、竹崎季长、肥前的白石通泰等人在各地迎击蒙古军,护卫博多。

蒙古军和日本军在博多进行了几日的激战。一开始以强大的兵力和新兵器压倒了日本的蒙古军,因为不熟悉当地的地形,遭到日本军声东击西的袭击,逐渐陷入苦战。

两军负伤者众多,再加上被卷入战火的寻常百姓,战场上尸骨累累,惨不忍睹。在战斗期间,博多和笤崎被战火烧毁,那里的八幡宫付之一炬。

在对马和一岐势如破竹的蒙古军,哼着小曲儿攻往本土的时候,却遭到了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的日本军的顽强抵抗,陷入苦战之中。

领命参加这次战斗的日本军有三十余族、约五千骑之多,但是实际投入战斗的兵力不到一半黎明便开始的战斗,往往日落之后还在继续。熊熊的火焰烧红了博多和宫崎的夜空。

蒙古军在攻打太宰府之前召开了军事会议。左副元帅刘复亨负伤,已乘船回国,蒙古军士气低落。

其中,最害怕的就是蒙古中军的主帅忻都和右副元帅洪茶丘。

“如果继续深入,我军的补给会被切断,陷入孤立。将士们从早战到晚,早已疲惫不堪,不如先回到海上,养精蓄锐,然后再发起进攻。”忻都提议说。

“元帅说得极是。日本军士气高涨,他们对这个战场了如指掌,就像在自家的院子中行走一样。趁着黑夜发起袭击的话,我们很可能有全军崩溃的危险。不如先按照元帅的建议,撤军吧。”洪茶丘也支持忻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