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陨落的星辰(第8/11页)
楚材对武将的影响很大,就算是脱列哥那,也要让他三分。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她认为楚材更倾向于推举蒙哥。
楚材依然是蒙古朝廷第一人,但是却逐渐开始受到脱列哥那支持的回纥官员的压迫和排挤。
如果成吉思汗还活着,绝对不会罢免镇海。镇海对窝阔台政权中的一切了如指掌,能够抓住脱列哥那的软肋,因此,脱列哥那首先拿他开刀。
眼看着镇海被罢免自己却无能为力,楚材才感到他也老了,不管是精力还是体力都已经跟不上。楚材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必须在我还活着的时候,确定第三代大汗的人选。”
楚材突然觉得这是自己的使命。
在窝阔台即位之前,楚材力挽狂澜。原本参加忽里台的大部分人都支持拖雷,但是楚材当场诵读成吉思汗的遗诏,使窝阔台成功继承了汗位。
汗位不能由一家独占,这是楚材的策略。只有诸皇族交替继承汗位,才能避免蒙古的分裂。二代汗是老三窝阔台,三代汗便理应由老四拖雷家的人来继承。
长子术赤家和次子察合台家都已无意角逐汗位。如果在此按照脱列哥那的意愿,压制拖雷家而拥立贵由为汗,拖雷家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拔都还没有回来吗?”楚材不停地这样问自己的亲信。
“还没有。”
他的亲信总是一脸为难地回答。如果现在在两部建立了庞大的钦察汗国的拔都回来,定会成为拥立蒙哥的坚强后盾。
成吉思汗去世之后,窝阔台再次下令西征。拔都任总将,贵由和蒙哥等人也随军出征。但是拔都和贵由一直不和,作战中经常会发生争执。而拔都和蒙哥却谈得来。他们的父亲关系就很好,拔都一定会成为蒙哥的重要支持者。而且,二人的母亲都出身于克烈部。
此前,脱列哥那见窝阔台病情加重,便派出使者让贵由赶快回国。她称想让儿子见窝阔台最后一面,其实是想让儿子来主持窝阔台的葬礼,为角逐三代可汗作准备。
贵由在回归蒙古的途中得知了窝阔台逝世的消息。贵由和诸皇子以及将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纷纷回国,唯独拔都不动声色。对于楚材和脱列哥那的敦促,他只是说:“西方战事不稳,反蒙古势力不容小觑,现在还不能回国。三代汗的选定交给忽里台便是。”
在已经无缘汗位的拔都看来,做东方贫瘠草原的可汗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还不如在富裕而且拥有高度文明的西方大草原巩固自己的王国。
拔都想要利用自己作为西征总将的地位,在西方确立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从蒙古走出来之后,已经对蒙古没有了眷恋。
但是如果忽里台没有拔都的参与,其决议便不是蒙古国的决议。更何况,楚材想要拥立的蒙哥如果没有拔都的支持,在忽里台上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无论从哪方面看,天资聪慧而且宽仁公正的蒙哥都比性格急躁、心胸狭窄的贵由更适合继承汗位。
楚材之所以不愿贵由继承汗位,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同样是自己的孩子,脱列哥那却偏爱贵由,对先帝指定的阔出、失烈门以及其他儿孙不管不问。在脱列哥那的影响下,失烈门和合失无缘汗位。他们非常恨脱列哥那。如果贵由就任第三代可汗,不仅蒙古会陷入分裂,窝阔台家也会陷入分裂。
但是在拖雷家,不论是长兄蒙哥,还是他的弟弟忽必烈等,都非常聪明豁达,而且一家关系和睦。不论谁继承汗位,其他人都会真心拥戴支持。
脱列哥那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她想尽最大可能阻止拔都出席忽里台。脱列哥那为了让贵由成功继承汗位,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地下筹划。
被罢免的镇海偷偷地来拜访楚材。他不久就要离开国都。在离开之前,他来向楚材告别。
“楚材知道阁下心中不好受,希望能够忍耐。”楚材说道。
镇海之所以离开国都,是楚材的建议。如果继续留在此处,不知道脱列哥那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耶律大人也要务必小心。”镇海说道。他更担心楚材的安危,而不是自己。
脱列哥那要拥立贵由,现在楚材已经成了她最大的障碍。脱列哥那在情急之下,有可能派刺客来刺杀楚材。跟镇海比起来,楚材更应该躲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