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老国人才(第5/11页)
进攻开封的时候,速不台在周边的竹林中放置大量抛石器,不间断地朝城内发射石头。
“将抛石器集中在一块儿,朝一个地方发射。”速不台下令。
这是速不台率兵攻打欧洲各国时所用的战法,在那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城墙和箭楼都被击破,在此之前从来没有遭受过敌军入侵的开封城眼看就要被粉碎。
城将杨居仁见状,下令:“将稻草揉进马粪中,涂到城墙和城楼上,再用毛毡和悬风板(一种阳水牛皮制成的盾)卷上固定。”
杨居仁的对策让速不台的抛石器无法发挥威力。
“敌军还真会想办法。这样的话,我们就用火炮。”
大炮发出的带有油的火弹点燃了城墙上的悬风板。
但是,由于开封城的城墙是用像铁一样硬的黏土修筑的,因此蒙古军的火炮也没有起到作用。
杨居仁临危不乱,下令发射一种叫做震天雷的发光的火焰弹。这种兵器不仅会发出巨大的声响,还有很大的破坏力,让蒙古军恐慌而不知所措。
开封城的城墙约一百五十里,呈长方形,每三四十步便建一橹,令士兵在此发射震天雷。速不台无法,只得下令道:“在城墙底下挖地道进攻。”
蒙古兵手持可以将箭弹走的盾,来到城墙下,彻夜挖掘地道。震天雷对于城墙根下的蒙古兵不起作用。
城内的士兵和难民猜测蒙古兵正在挖地道,都感到十分不安,只有杨居仁依然不动声色,下令道:“在铁锁前面系上震天雷,投进地道当中。”
金兵按照杨居仁的命令将震天雷系在铁锁的前端,投进蒙古兵钻入的地道内。
震天雷在地道内爆炸,将一些蒙古兵炸了个粉身碎骨,让很多逃到地道深处的蒙古兵窒息而亡。
杨居仁还让士兵们将短矛的矛头涂上油点燃之后,扔向试图爬上城墙的蒙古兵。这些蒙古兵被火枪击中,成了火球。
战斗一直持续了十六天,蒙古军依然没有攻克开封城。速不台束手无策,觉得强攻无法奏效,于是向哀宗提出议和。
“这是蒙古军惯用的伎俩。他们在束手无策的时候便会提出议和,一旦打开城门,便会撕毁条约,屠杀守城的将士和百姓。绝不能上当!”
杨居仁极力劝阻哀宗。但是此时双方兵民死亡人数已近百万,身心俱疲的哀宗答应了蒙古的议和请求。
正如杨居仁所说,这只不过是速不台的一个阴谋。在两军开始议和的时候,蒙古派出的使者唐庆在前往开封的途中被“金国士兵”杀害。这其实是身穿金国军服的蒙古士兵干的。
议和谈判因此决裂,速不台再次下令对开封发起进攻。
在议和谈判决裂的同时,哀宗宣召在三峰山战役中失利退守南阳重建军队的武仙、邓州行省完颜思烈和陕西的鞏昌总帅完颜忽斜虎等人前来救援。
这三支部队的总兵力约二十万,与开封的十万守城将士加在一起,总兵力远远超过蒙古军。如果他们能够齐心协力对抗经过长途跋涉已经疲惫不堪的蒙古军,绝对有战胜的机会。但是,由于三将都要争主导权,无法团结一致。
再加上四百万难民拥挤在开封城内避难,导致瘟疫,约有九十多万人因此丧生。城内囤积的粮食也将要尽了。
六
武仙进攻到距离开封约三百里处后,发现前方有蒙古军,遂传令完颜思烈不要轻举妄动,等自己的军队与其会师之后再一起对蒙古军发起进攻。武仙曾经在三峰山与蒙古军交战,他知道完颜思烈单枪匹马肯定不是蒙古军的对手。
但是完颜思烈急于立功。
“我为什么要听武仙的指挥?蒙古人不过是饿狼,让他们瞧瞧我的厉害。”
他说着这样的大话,不顾武仙劝告,继续向前开进,与蒙古军遭遇,结果几乎不战而逃。
武仙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不禁仰天长叹:“愚蠢的东西,上天好不容易给了我们一个战胜敌人的机会,被他白白错过了。我军休矣。”
他率领全军回到了南阳府的留山。
率兵出城准备接应援军的赤盏合喜听说了武仙撤退的消息,不得已又回到了开封城内。
金国虽然在兵力上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出色的武将,无法有效指挥作战,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