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苍狼的遗嘱(第6/8页)
成吉思汗已然指定窝阔台为继承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汗位还被察合台或者拖雷抢去,则窝阔台一家将不再有未来。脱列哥那使劲向窝阔台吹着枕边风。
另一方面,摄政拖雷之妃唆鲁和帖尼在野心这一点上,丝毫不逊色于脱列哥那,她是克烈部王罕的弟弟札阿绀孛的女儿,一心想着将拖雷从摄政的位置扶上汗位,私底下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努力。
如果忽里台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命承认窝阔台为第二代大汗,至少也得让拖雷家得到第三代和第四代汗位继承的优先权。
成古思汗的诸皇子、皇弟和诸将个个都是战场上的英雄,勇猛无比,但是在汗位继承战中,却是后窝的女人们发挥了威力,她们的凶猛丝毫不亚于战场上的这些将领。
成吉思汗死后,耶律楚材感觉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权力的争夺和在战场上打仗毕竟不同。特别是忽里台上,只要哪一方稍作诱导,便会产生不一样的决议。
战场上英勇无敌从不后退的猛将往往不习惯在忽里台发言,唯有文官在忽里台发吉时思路清晰而且有说服力。特別是拥有过人才干、见过此面的耶律楚材。虽然他原本只是一个俘虏,却得到成吉思汗的信任和重用,作为军师随军西征,在诸将当中有着相当高的人望。
西征回国,在成古思汗死后,耶律楚材继续大展奇才,成为政治的中枢,他越发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四
在忽里台上,楚材的发言将左右大会的决定。
隐隐约约预慼到这些的窝阔台,拖雷以及察合台三方的亲信都开始有目的地接近楚材。只要得到楚材的帮助,就能让忽里台的决定变得有利于自己。人们围绕着楚材这个忽里台的重要发言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因为自己的女儿被成吉思汗虐杀在沙漠中而假意投靠以图报复的耶律楚材,现在却成了决定成吉思汗继承人的一个重要筹码,他自己想到这里,也不禁苦笑。
在耶律楚材看来,三个皇子当中,无论谁继承汗位,都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各有长短,与父亲成吉思汗均无法相比。但是,他们的缺点,可以依靠大臣们的辅佐来弥补,
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楚材最喜欢拖雷。但是,如果违背成吉思汗的遗命,在忽里台上推举拖雷,势必引起争斗。而各敌对势力必然会趁着蒙古的内讧而趁机出兵。成吉思汗费尽一生精力换来的和平帝国会再次陷入战乱,小部分统治阶级争权夺利造成的祸端,最终会殃及百姓。或者说,在统治阶级的争斗中,受伤害最大的是百姓。
现在蒙古暂时由拖雷监国,诸将都回到了各自的领地。到了第二年,这些将领也开始为摄政监国这种形式担心起来。大家纷纷呼吁召开忽里台,正式确定大汗的人选。耶律楚材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在成古思汗逝世后的第二年召开忽里台,确定大汗人选,可谓时机恰当。如果再早一些,拖雷一家会感到不满,再晚一些,则势必招致窝阔台一家的怨恨。
耶律楚材选定了一二二九年八月这个草原最美的时候召开忽里台,召集起蒙古国的权贵。
这次忽里台事关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帝国分崩离折。从耶律楚材的本心来说,他真想在忽里台上推举拖雷,让蒙古陷入内讧,将其引向分裂,以此为爱女夏光报仇。但是,耶律楚材接受了成吉思汗的嘱托,他认为自己应该忘记个人恩怨,以全蒙古的和平和稳定为重。这样的心理变化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现在的耶律楚材的确是这样想的。如果让蒙古分裂,草原甚至中原将再次陷入战乱,九泉之下的女儿也不会高兴的。
人们决定在克鲁伦河畔举行忽里台,并开始着手大会的准备。此时的蒙古疆土,已是一二〇六年成吉思汗即位时的数十倍。参加忽里台的人数,也非当年可比。
平常天各一方的亲戚族人可以通过忽里台团聚叙旧。而且,这次的忽里台是一次确定汗位继承人的大会,因此将会持续很长时间。
新建了很多营帐,供聚集到这里的皇族、诸将,以及友好邻国的使者宾客及其随从、巫师和卦师等人居住。另外,还要搬来很多食品和饮品,建设牛马羊圈等。原本只是召开忽里台的地点,现在被建设成一个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