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西方大门(第2/4页)
他几乎将所有的战利品都分给了部下。而且,他将敌国的土地也分给了部下,他自己直辖的土地依然很少。
每次战争之后,都会有人加入成吉思汗麾下。他必须养活这些新人,为了养活他们,就必须发起大规模的战争,夺取领地。在战争之后,他的部下会变得更多。
年轻的时候,成吉思汗和札木合誓结安答,描绘着自己的野心和梦想。而现在,他实现了这个野心之后所得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组织和维持这个组织的责任。
成吉思汗征金凯旋之后,终于明白野心和责任乃是相伴而行。
“或许在此之后,我依然要为这个责任而战斗一生。”成吉思汗看着繁华热闹的旧都,小声说道,“金国不可能攻回来。把那边的事情交给木华黎和者别即可。”
旁边的者勒蔑听到成吉思汗自言自语,问道:“您刚才说什么?”
“啊,没什么。”成吉思汗若无其事地回答。从此时开始,成吉思汗的野心便已经变成了一种责任。
追逐梦想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责任却与义务相伴。年轻的时候,成吉思汗对此并无感觉,但是现在,他切身体会到这份责任的沉重。他已经无法放弃这份重担,他的人生已经不再仅仅属于他自己。
三
在统一蒙古的各次战争中,掠夺是战争的主要目的,但是在攻打西夏的时候,蒙古人第一次受到了定居民族文明的洗礼,在攻打金国的时候,他们了解到了农耕国家的生活方式。
这种文化上的冲击对成吉思汗的影响很深。现在他发起战争的目的已经不再仅仅是掠夺战利品,而变成了对敌国的永久占有和支配。
一个月的庆祝实会之后,成吉思汗开始扫荡蔑儿乞部的残余势力,以此作为向西方发起进攻的预备战。
成吉思汗所在的部落与蔑儿乞部之间,在也速该夺来诃额仑的时候便结了怨。作为报复,蔑儿乞人从成吉思汗手中夺走过孛儿帖,之后成吉思汗在脱斡邻勒和札木合的援助下,又将孛儿帖夺了回来。
报复战中,成吉思汗杀了蔑儿乞的三首领之一——合阿台答儿马剌,并最终歼灭了一直坚持抵抗的脱脱。
但是,蔑儿乞并没有完全灭绝。脱脱的三个儿子忽都等人带着对成吉思汗的怨恨逃到了阿尔泰山中,准备寻找机会报仇。而且,成吉思汗的一些敌人还聚集在忽都等人周围。
“去将蔑儿乞的残余势力斩草除根。”成吉思汗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长子术赤,任命速不台为监军。成吉思汗希望在攻打西方之前,先消除此后顾之忧。
成吉思汗对蔑儿乞其实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特殊感情。说不定当年父亲也速该从蔑儿乞人手中夺来母亲河额仑的时候,自己便已经在母亲腹中。长子术赤是在他将孛儿帖夺回之后不久出生的,他也有可能流着蔑儿乞的血。
但是为了证明自己是苍狼的后裔,就必须将蔑儿乞斩草除根。作为蒙古的可汗,在血统上不能有丝毫可疑之处。这对成吉思汗来说至关重要,对于术赤也不容忽视。
术赤接到命令之后,面无表情,成吉思汗无从得知他是否理解了这个命令的深意。但是,术赤一向如此。每次接到父亲的命令,他都喜怒不形于色,神情淡然地带兵出征。
四
术赤从父亲那里接受的任务一般比其他几个兄弟的任务都要残酷艰难,但他一向没有任何异议,只是不声不响地去完成。
成吉思汗并不讨厌术赤,相反,比起其他几个皇子,他更喜欢长子术赤。这或许就是父子的宿命。或许,这对因为蔑儿乞的血脉而联系在一起的父子,注定要冷冷地对抗一生。这次对蔑儿乞的进攻,又是宿命的决定。
术赤面无表情地带兵出征,忠实地执行了父亲的命令。虽然可能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但是术赤依然成功地杀了脱脱的长子和次子,俘虏了三子,凯旋归来。
脱脱的三子不仅是一个美少年,还是一个射箭高手,他第一箭能够射中靶心,第二箭则能射到第一箭的箭杆上。
术赤惜才,于是替他乞命。“他射箭的水平和者别相当,如果能降,必然能成长为一员大将。请父亲慈悲为怀,饶他一命。”
术赤以为,父亲当年饶了者别,而且经常会将一些拥有特殊才能的人收归到自己麾下,所以此次也会饶恕脱脱的这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