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的代价:“蜀中之乱”始末(第3/3页)

皇帝很生气,不过后果并不严重。

因为代宗李豫实在想不到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对付崔旰。

郭英乂和张献诚都是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将领,即便不说身经百战,至少也是沙场老将,连他们都被打得那个熊样,再派人去打,除了劳师伤财之外,还能指望打出什么好来?

无奈之下,代宗只好采纳了杜鸿渐的建议,不但对崔旰既往不咎,而且还任命他为成都尹兼西川节度行军司马。

蜀中之乱就这么“平定”了,可这样的结果实在是让人无语。

因为胜利者不是朝廷,而是崔旰。

代宗为了换取表面的和平与安宁,不得不牺牲了朝廷的纲纪,不得不奉行跟杜鸿渐一样的准则——相安无事,以和为贵。

说白了,这就叫妥协纵容、姑息养奸!

第二年,在杜鸿渐的一再推举下,代宗又正式任命崔旰为西川节度使,并赐名为“宁”。从此,崔宁就成了蜀中的土皇帝。“在蜀十余年,地险兵强,肆侈穷欲,将吏妻妾,多为所淫污,朝廷患之而不能诘。”(《旧唐书·崔宁传》)

朝廷对崔宁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深感忧虑,可压根不敢过问。

也许,这就是“安宁”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