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我们都得不怕死才行(第4/6页)
言毕,郝梦龄大声问部下:现在我都不怕死,你们能怕吗?
本来已有所委顿的士气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下面响起雷鸣般的呼声:不怕!
郝梦龄大为高兴,感慨之余留下一句名言: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
福大命大
仗越来越难打,由于前线部队不敷使用,南怀化西北山梁丢失,日军则借助这道山梁,不断向两翼延伸。
郝梦龄令旗挥动,将李仙洲遣出。
李仙洲,著名的山东三李之一,毕业于黄埔第一期。
早在黄埔读书时,李仙洲就以性格耿直著称。当时黄埔学生中分为两派,李仙洲和杜聿明、关麟征是一派,陈赓等共产党员又是另一派,陈赓素来爱开玩笑,经常变着法地耍弄跟他不是一个派别的人。
关麟征有关猛之称,性格非常火暴,但他被陈赓捉弄后也毫无办法,只能自认倒霉。陈赓屡屡得逞,于是越玩儿越上瘾,接着又让杜聿明踩上“陷阱”,挨了校长的点名批评。
别人都不敢惹陈赓,只有李仙洲打抱不平,上前进行指责,双方一言不合,便扭在了一块儿。
李仙洲是山东大汉,个子魁梧,又比陈赓大十岁,自然占着优势,结果把对方一顿好打,伤好以后陈赓的眼角处破了相,从此便戴上了眼镜。

李仙洲和陈赓打过架
在抗战中,李仙洲的表现十分卖力,还缘于他在江西庐山军官训练团的一段特殊经历。他平时有洗冷水浴的习惯,有一天找了个僻静的地方,穿了短裤拎一大桶水正洗得起劲,一扭头,忽然看到蒋氏夫妇走来。
想躲已经来不及了,李仙洲只好假装没看见。偏偏蒋介石看到他了,并且在背后站住了脚。军人最重风纪,蒋介石尤其看重这个,所以李仙洲心里七上八下,闭着眼睛准备挨训。
可是蒋介石并没有训他,而是对他说,山上不比山下,山上气温太低,这样用冷水洗浴是要得病的。
赶快穿上衣服,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前面一句听着还很温馨,后面一句却着实把李仙洲给吓坏了。本来以为训一下就能过关,没想到事情还不是如此简单,没准还得背个处分呢。
李仙洲当下就像犯了错的学生一样,穿好衣服后,战战兢兢地走进了“蒋校长”的办公室。
让他没想到的是,蒋介石的语气很温和:我要批评你,不是批评你洗澡,而是批评你有难事不跟我讲。
原来蒋介石对李仙洲素来欣赏,认为他既不抽也不赌,连跳舞都不会,实属难能可贵。
至于那件难事,则是蒋介石偶然中听到的,说是李仙洲的父亲要治病,妹妹要出国留学,可李仙洲又没钱,正在到处找人挪借。
蒋介石为李仙洲准备了两张支票,一张帮他老爸治病,一张送他妹妹出国。
李仙洲感激涕零,从此每一次打仗都舍生忘死,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郝梦龄让李仙洲把丢失的山梁给夺回来,但是进攻一路受阻,部队伤亡很大。
李仙洲在后面督战,从望远镜里看到部下一个个倒下去,急了。
干脆,我也上去吧。
当兵的正在战壕里瞄准,冷不丁发现自己旁边多了个熟面孔,一看,竟然是师长!
长官,这里危险,你赶快离开吧。
李仙洲却做若无其事状,反过来问他们:你们到这里是干什么来的?
当然是打鬼子。
李仙洲乐了,你们打鬼子都不怕危险,难道我这当长官的还比你们更孬?
师长与大家并肩作战,立刻使军心大振,全师山呼海啸般向山梁冲去。到最后,连伙夫都上来帮助运子弹,送伤兵。
山梁终被恢复,日军阵地上,仅剩一官一卒。
当兵的要跑,被官打死了,这当官的自己也剖腹自杀,一个山头上,苍蝇死光光,世界清净了。
李仙洲收复山梁,喜滋滋地带着军长郝梦龄来视察敌情。
半山腰上正聊着,怎么胸口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蚊子?蜜蜂?小石子?
李师长心情好得很,看都没看,仍旧往山顶爬。倒是郝梦龄发现后,大声问道:你受伤了?
李仙洲还是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没事没事,就是碰了一下而已。
郝梦龄的脸色却变了:还说没事,背后都出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