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到西安去(第5/16页)
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
然而宋美龄的心仍然悬在那里:现在活着,不等于可以永远活着。
她料定张学良、杨虎城在无力抵御中央军,又被四面围困的情况下,一个最大可能就是乘飞机携蒋出逃。
说起飞机,宋美龄可不是一个外行。她自己也乘机去过西北,知道那里大多山地崎岖,飞机很难着陆,而像样一点的飞机场,又尽为中央军控制,张学良的座机去不了。
如果一定要飞,能飞往哪里呢?
很可能是陕北苏区。
这个念头让她坐卧不宁。
她准备再次去西安,但在即将登机的最后一刻,却又被拉住了,不过这一回并不因为她是“一般妇人”或“普通国民”,恰恰相反,她的身份和地位已经恢复到了“特殊国民”。
蒋介石还活着,这就意味着,她的老婆仍然是那个供大家仰望,且无人敢得罪的第一夫人,岂能轻易犯险!
代宋美龄飞赴西安的,是主和派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宋美龄的哥哥、蒋介石的大舅子——宋子文。
说起来,这宋家当年真是了不得,估计也要三百年才能出此一家。除了涌现出两个第一夫人、一个准第一夫人外,宋子文也是一个能靠自己混饭吃的牛人,他和姐夫孔祥熙不仅都被称为民国财神爷,还都以政治家的身份进入政府最高层,担任过行政院院长或代理行政院院长。
对大舅子能在这个时候冒死到西安来搭救自己,蒋介石起初并无心理准备。
宋子文和孔祥熙,虽同为蒋之内戚,也都善于理财,但蒋介石素来喜孔恶宋。原因是宋子文从上到下,从头到脚,几乎每个毛孔都洋化了,平时最喜欢讲的就是洋人那套规矩,而这个让蒋介石极其头大。
蒋介石自己尽管不敛财,可他得花钱啊,有的究竟拿去作何用途还不能明讲,得意会。偏偏宋部长既不能意会,也不愿配合,总是要翻来覆去地问:这钱你拿去做什么用?
或者干脆挑明:钱款从哪个账户上拨,汇到哪儿去?
这能都跟你讲吗?蒋介石感觉自己难受得要命,就好像伸手向人乞讨似的。
孔财神就不同了。这兄弟立场摆得很清楚:我就是蒋老板的账房先生而已,钱反正都是老板的,他拿去干什么用,给谁不给谁,跟我有什么相干,我只要知道他啥时候要,随时能把银子取出来给他就行了。
如此一对比,蒋介石就认为宋子文是故意在跟自己对着干,所以两人经常发生言语甚至肢体冲突。就在西安事变之前,他们还曾为军费开支超额的问题而大吵过一架,差点就动起手来,弄得宋子文负气出走。
现在谁都知道西安城里最危险,谁肯轻易跳此火坑?
看来吵归吵,闹归闹,还是情义无价啊。
蒋介石百感交集,几乎说不出话来。等到看到老婆带来的字条,说要是宋子文三天内回不了南京,就来跟自己同生共死之后,情感上再也绷不住,失声痛哭了起来。
强人,原来也是挺脆弱的。

宋子文是一个从生活到政治理念都完全西化的人,瞧他这身西装
谈起如何脱险,蒋介石蒋的打算仍然是以战逼和,即外面的中央军只要逼得越紧,张学良、杨虎城就可能越软弱。
但宋子文的感觉完全不同。通过与张学良、杨虎城的谈话以及对西安城内气氛的观察,他兜头给自己妹夫浇了一盆冷水,忠告他:正因为外面逼得急,张学良、杨虎城才更可能走向极端,好汉不吃眼前亏,我看你还是不要硬顶为妙。
从宋子文说话的语气中,蒋介石察觉出了异样,知道这不是开玩笑的事,因此当张学良再次来看他时,态度已经明显软了下来。
不过让张学良哭笑不得的是,都这时候了,蒋介石竟然还想使避实就虚之计。
他主动提了两条,一为允许东北军开往绥远抗日,一为改组陕西省政府,由杨虎城提名人选。
但对于张学良、杨虎城最关心的政治条件,蒋介石却推托说应交南京方面讨论,因为光他一个人说了不能算。
这话就只能骗骗小孩子和不谙中国国情的老外,谁不知道在南京政府,只要你蒋介石点了头,什么大会都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