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夜撤离(第5/7页)

把这个情况报告上去,会不会给天王和东王增加信心呢?理文心里惦记着这事。先前他让谭七转达自己的意见:不必非攻打长沙不可,可以奔袭岳州。但此时如果又说长沙军纪松弛,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还是觉得长沙可以不打。

在回糕点坊的途中,理文听到有人小声叫他。不知何时,谭七来了。

“理文,你不能回那儿去!”谭七个子矮,理文觉得他就像在自己的肩膀下说话。

“为什么?”理文低声地问道。

“大姐被捕了!”

“什么!新妹?”

“是,大概是巡抚衙门干的。”

“一定要想办法营救,对了,巡抚和左公都……”张亮基和左宗棠,都和林则徐有关系。从他们那里可以得到高级情报,所以理文一直想尽快去拜望他们。他们俩都认识父亲,只要一提父亲名字,肯定会接见的。

“应当想办法,不过,你可不能去。”谭七道,“他们已知道你跟大姐住在一起。再说,你也是有来头的人。即使他们不知道你在太平军里待过,你是连维材之子,谁都知道。”

“那该怎么办呀?”

“先到我那窝里避避。大姐自有办法,他们不会马上杀她的。我跟在衙门里的人交上了朋友,他会打听出一点消息来。”

“回到那儿会被捕吗?”

“肯定会被抓走!”

“余先生呢?”理文担心会牵累关照他们的糕点坊老板余光添。

“余先生不要紧,他家五代在长沙做糕点,谁也不会怀疑他。再说,那楼上就是为了出租的,他在衙门里也有脸面,不用担心,你要赶快躲起来……跟我来!”

谭七踅进右手的一条小巷,理文和他拉开一点距离,跟在他后面。

“我那个窝很窄,你将就点。那儿还有个客人。”谭七用闲谈的语气跟理文搭话。

“客人?”

“嗯,是个孩子!就是那个陈丕成。”

“是那个孩子!”理文一直担心着新妹的事,这时他的表情才不觉和缓下来。陈丕成今年十五岁,杨秀清说他是有希望的少年,曾把他寄放在理文身边,理文离开太平军后,还一直挂念着他,只是谭七说他很健壮。大概是谭七看出了理文的心情,把他从太平军中带了出来。

“有那个孩子太好了!”理文道。

“带着孩子就不会受到人们的怀疑,所以我把他要来了。”谭七笑道。

这天晚上,在巡抚临时公署的一个屋子里,左宗棠跟李新妹面对面坐着。一个七十出头的老书记员坐在屋角一张小桌前,看起来就像相扑裁判。此外别无他人。

“用的什么花招,把连维材的儿子骗到手的?”左宗棠一进屋子就问道。

“什么?让我在这儿等了大半天,就要问我这事吗?”新妹反驳。

“重要的事当然不会最先问,这是常识。”左宗棠早就接到部下的报告,说她是个厉害的女人,但见她竟敢抗上,还是有点儿吃惊。他极力控制着,不流露形色。这关系到威严。

“要问什么呢?是太平天国的事吗?”新妹好似在催促。

“今天只是见个面,哄骗男人的手腕,我们大体也了解了。”

“那个男人从未受哄骗。”

“什么?”

“明白地说,他不是那种喜欢哄骗的男人。”

“你这是夸奖他吧?”

“嗯,算是吧。至于手腕,上林公的船,故意掉在湘江里的那一手,确实高妙。”

“什么!”左宗棠脸色变了。

“这是在长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事呀!”新妹故意挑衅。她已脱离了太平天国,但她讨厌官府的习性依旧。

这时,进来了一个下级幕僚。“连理文还没有回来。”这家伙报告。

左宗棠朝新妹看了一眼。

“大概有人告诉他,女人已被抓起来了。”

“我也是这么认为。”幕僚直立不动。

“我这可安心了!”新妹故意大声说道。

“马上给我找到!”左宗棠站起来,“把她关在魁星楼,我要慢慢审问。”

太平军主力虽已到来,但要全面包围长沙,力量还不够。钦差大臣徐广缙好不容易从衡州来到湘潭,到此不再前进。从湘潭到长沙仅有三十几公里,他那一万清军驻扎在长沙南边,给太平军造成巨大的压力。不过后来,徐广缙因这事遭到朝廷的谴责。